第1001章 建五座,三百万人口大城(第5页)
“第五,全境民众经统计,人均年收入在五两银子左右,在接下来的两年,将实现人均年收入在十两到十五两之间,全境生产总值突破二十亿两,增速达两倍到三倍。”
“第六,进一步扩大房产市场,逐步开放有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的过度,允许民间商人介入房产市场,预期第一年内新建房屋总数量达一千两百万套,第二年达两千万套。”
……
此次大胜政府一次性放出八条规定。
在民间被称之为,大胜民国振兴经济八条铁规。
很快传遍全境的同时。
几乎隔日,关于房产领域允许个人介入也经有房产司对外进行了公告,不少商人开始在当地房产司进行备案,开始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选择出售的土地,召集人手。
只是一天之内,经过商务司的统计。
就有多达两百家的入股份额认定,现在再称工厂就不合适了。
商务司也顺应潮流,把西方的企业概念引进境内,把这些非直接生产物资的集体团队,称之为企业。
第一天,两百多家房产企业经过合股认定。
第二天,多达三百家。
第四天,渐渐放缓。
一直到了第十天,大胜境内申请的房产企业才是达到千家。
“都符合审核资质吗?”许元胜在政务处,喊来了陈辉红。
“禀告领袖,符合规定,不管建房人员以及财物质押上,都满足房产企业的标准。”陈辉红恭敬道。
“暂停房产企业的认证,一千家足够了。”
“先到者吃肉。”
“我们要保护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
许元胜说道。
“是,领袖。”
“我回去之后,就下发公告,告之各行省分属的商务司。”
陈辉红恭敬道。
“接下来随着五大三百万人口城市的建立,工厂和企业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股份经营已经成为主流。”
“在这块上,你们要把好关,不能只是做到审核和担保。”
“工厂和企业如果不盈利,入股的人就拿不到分红,政府的审核和担保就成了一纸空文。”
“你们要积极辅助工厂和企业,为他们寻找出路。”
“当然绝对不能干扰他们的自主生产。”
“这个度,你们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