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欢乐的车箱里(第2页)
赵洪明说:“问一下大家不就行了。”
于是,周昌才把班里其他战友挨个问了一遍,陈寿生、雷友才、黄隆佳、阙祖宏和蒋先付会唱。于是,周昌才把这几个人叫过来,算是布置了入伍以来班里的第一件大事,他说:“大家自已先在心里默唱一下,明天天亮后,我们再一起合练一下,如果连里组织活动,我们班里就出这个节目。”
回到自已座位后,大家都在默唱这首歌,渐渐地在歌声中靠着座椅睡着了。
天亮了,大家又开始活跃了。列车上的卫生间门口排起了长队,洗刷间也要等侯多时才能用上。因为是军列,没有正常班次的列车那样准时到站,而且经常给班列让道,因此走了一个晚上,还在衡阳以北。现在又在一个小站上停车了,说是下车到兵站吃早餐,因为军列上没有配备餐车。
新兵们下了车,排队走进兵站的食堂。这趟军列上,除了赵洪明他们这些穿空军制服的两个连队外,其他的都是穿陆军制服、操着北方口音的新兵。兵站的大食堂里,全被北方兵占领了,赵洪明所在的2连从这些新兵中间穿过,走进另外一间没有桌椅板凳的房间,以班为单位围成圈,中间放着一盘馒头、一盘稀饭和一碗榨菜。班长用铁勺把稀饭打到战士手中的碗里,大家拿起馒头、夹着榨菜吃了起来。浏阳人吃早餐都是米饭和蔬菜,如今喝着稀饭、啃着馒头、吃着榨菜还真有点不习惯,有的战士一个馒头没吃完就放下了筷子。赵洪明去过北京等地,对馒头咸菜的早餐早已吃得习惯了。他一连吃了3个馒头、喝了两碗稀饭才放下筷子。
外面大食堂里闹哄哄的,地上撒了不少馒头和面条,而赵洪明他们吃饭的这间房子里,却静悄悄的,只听到吃饭的声音。兵站的工作人员走进来一看,说:“怪不得,这是穿蓝色军裤的。”
吃完饭,新兵们重新登上列车,大约过了半小时后才缓缓开动了。列车抵达衡阳后没有拐道向西走,而是继续向南行驶。李副连长和四排长带着女兵们从另一节车箱来到赵洪明所在的车箱里,李副连长说:“战友们,现在我们连的女兵们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大家欢迎!”
在战友们的热烈鼓掌下,女兵们演唱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她们的歌声悦耳动听,一曲完毕,大家的掌声再度响起,有人大喊:“再来一个!”于是,掌声又响了起来。
这时,女兵中站出来一个大个子,她胖胖的,头比较大,眼睛更是大大的,她冲大家微微一笑,显得特别的好看。男兵们立即被她的风采吸引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欢迎10班长来一个!”
原来这个女兵是10班长,只见她站在车箱的座位上,向大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我为大家唱一段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她的演唱非常逼真,很像李铁梅的样子。谁知,她接下来演唱的却是《红灯记》中李奶奶的唱段。大家都说她一人两嗓子,听得大家直叫好!
这时,四排长说:“我们欢迎男兵们来一个好不好!”
“好!男兵来一个。来一个,男兵们!”这些女兵叫得又甜又欢,手掌还“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的很有节奏感。
“来就来,我们2班的战友为大家唱一首《我是一个兵》。”2班长周昌才站起来说。
“好!大家欢迎!”四排长带头鼓起掌来。
2班会唱这首歌的9个战友站到一起,亮开粗喉咙大嗓门唱了起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军,消灭了蒋匪军。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嘿嘿嘿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它不留情。”
这首歌,大家在上小学时就学会唱了,如今穿上军装再唱这首歌,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因为我们真的成为“我是一个兵”了!2班的战士越唱越兴奋,歌声把列车发出的轰隆轰隆的响声都盖住了,歌声一停,车箱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突然,列车广播里传来了一条消息:“各位战友们,前方到达欧阳海拦惊马救火车的地方。大家请往左边看,这里有一尊欧阳海的雕塑。欧阳海通志为救行驶中的列车,只身顶翻惊马,而自已却壮烈牺牲,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是欧阳海牺牲的地方!”赵洪明立即站起来,走到左边窗口观看,正好看到了英雄的雕塑。他还在上小学的时侯,爸爸就给他买了一本金敬迈写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对欧阳海的英雄事迹比较了解。
欧阳海通志1959年1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8302部队七连班长。1963年11月,他所在的部队野营训练经过铁路轨道时,由广州开往武汉的282次客车鸣着长笛飞奔而来。突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谁也没有想到,响亮的笛声会使一匹战马受惊挣脱缰绳,驮着炮架窜上铁路。战马被直冲着自已而来的钢铁家伙吓呆了,居然僵立在铁轨中间一动不动。列车起来越近了,制动根本就来不及,眼看一场车翻人亡的惨剧就要发生。在火车与马即将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将战马推出铁路,避免了列车出轨,保护了旅客的安全,避免了一起严重事故,但他自已却被无情的车轮轧断左腿,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3岁。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授予他爱民模范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他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欧阳海班”,并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欧阳海通志的崇高品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今天,赵洪明看到欧阳海这尊雕塑,更引起了他对英雄的崇拜,他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当兵就要当雷锋、王杰、欧阳海这样的兵,让一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傍晚,来到郴州兵站,列车停了下来,大家下车进晚餐。几百人一走兵站食堂,简直乱哄哄的。毕竟都是刚入伍的新兵,对部队的规矩还不懂得不多,尤其是那些从北方过来的大兵们,更是大大咧咧,相比之下,我们这群湖南伢子和妹子要文静多了。由于兵站准备工作让得不够周到,大家以班为单位蹲在地方吃饭,有的却连筷子都没有。男兵们好说,筷子不够,一支折断两三节,拿着三下五除二地扒拿着吃完了事。可长沙城里来的女兵们却傻了,不知怎么动手吃饭。等女兵排长找来筷子,放在地上的饭和菜又被北方大兵们拿走了,把女兵排长气得够呛,她只好找到接兵团的周团长,答应买一些饼干和桔子,才勉强解决了女兵们的晚饭问题。(五十多年后,女兵排长和赵洪明聊天时,还在说着这件当时十分难堪的事儿。)
12月13日凌晨一时多,列车终于抵达南方大城市广州了。下了火车,我们两个连的新兵被客车接走。赵洪明坐在车窗边,他惊喜地看着公路两边特有的亚热带树木,冬天了,这里的树上还开着鲜艳的花朵。突然,前方公路右边有一座岗门,岗门上有“白云机场”4个大字,两个陆军战士在执勤。汽车通过时,并没有停车检查,就一直往前开。在一个丁字路口停了下来。战士们背上背包下车,整队后,走到4栋大营房门口,赵洪明他们2连1排在第4栋,1排和3排在第3栋,女兵排在男兵房子的对面,中间隔着一段开阔地,是一栋单独的小楼房。1连的战友住在第1、2栋房子里。2排住的房子中间隔了一道墙,里面住着连首长,而排长们都是和战士住在一个通铺上。所谓通铺,就是靠墙的两边用门板铺成两排,三个班的战士一个挨一个地睡。房子的中间也用门板当桌子,用来放置脸盘茶缸等。等大家把背包打开铺好床位后,又集合到食堂吃饭,吃完饭才回房睡觉,结束了连续两天两夜在列车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