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皇孙的烦恼(第2页)

  到了偏殿,朱高炽落座抱着茶盏,等到张安世来了,方才他还想绷着脸骂人,不过见张安世气喘吁吁的样子,来了便脆生生的叫了一声姐夫。

  朱高炽的脸色微微缓和下来,道:你坐下。

  哦。张安世乖乖的欠着身子坐。

  朱高炽道:东宫是怎么回事

  张安世自然明白姐夫问的什么,便道:纺织啊,姐夫,你看哈,天下纺纱出松江,不过真要说生产棉纱,这天底下,谁能比得过宫里,要说人力,宫中人力充足,要多少人有多少人,要说人力的素质,这宫中的女子,既乖巧又听话……

  张安世这话是有道理的,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区域,才发现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究其原因,便是大量手工业的出现,不少商人开始聚集女工进行生产。

  现在在松江一带,其实也零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不过规模极小,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

  这天下,哪里还有比东宫更适合做作坊的吗

  想想看,里头数百个闲散的宫女和宦官,且都是心灵手巧之人,年纪也适当,最重要的是,场地上不缺的,东宫多的是空旷的殿宇,最适合做作坊了。

  朱高炽压压手:你别和本宫说这个,本宫就问你,这像话吗

  张安世道:像话呀,怎么不像话,姐夫你忘了,慈孝高皇后在的时候,就在宫中纺纱,姐夫和阿姐送了织机去宫里,徐娘娘不也很高兴吗这说明啥

  朱高炽:……

  张安世道:我还听阿姐说,见了那纺纱机,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很高兴,说姐夫和阿姐不忘本。姐夫……你看,咱们不能忘本啊。

  朱高炽竟无言以对。

  张安世又道:所以我便和阿姐商量了,咱们也得纺织,要效仿慈孝高皇后,不只我阿姐要亲自表率,这宫里上上下下,都要动起手来,太祖高皇帝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你听听,这话多好。

  朱高炽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可东宫这样子,实在不像样,本宫还是要禁止。

  张安世急了:姐夫,别啊,我银子都投进去了,就等产出挣银子……

  什么

  张安世耷拉着脑袋道:我请了许多匠人,制造这纺纱机,还买入了许多道棉花,足足花了一万多两银子,这可不只我一个人的钱,都是我几个好兄弟入了股的,还有一个老兄,见我生的不凡,虽和我萍水相逢,便大手一挥,给了我不少银子,我拿他的银子做买卖,要是姐夫不肯,我就全折进去了,自己亏了本倒好,可不能对不起人啊!姐夫,你也不希望我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吧。

  朱高炽的眉头一下子拧得深深的,道:你还做买卖你拿东宫做买卖

  张安世道:姐夫,不能这样说,这是自力更生,是不忘高皇帝和慈孝高皇后的遗训,何况我是给钱的呀,棉纱按每斤三十文来给,这钱都给我阿姐了。

  朱高炽一脸怒容,听到这里,神色微微有些僵,他站起来,沉默了很久,终究只是道:本宫刚从孝陵回来,有些疲惫,且去沐浴休憩。

  ……

  东宫各殿生产繁忙。

  张安世舒服惬意地坐在殿门前的高门槛上,手里捏着一根冰棍。

  这冰棍放在市井里是稀罕物,可在东宫,却是再容易制作不过了,东宫里有专门的冰窖,张安世拿了绿豆汤在冰窖里冰冻,这冰棍便算制成了。

  他舒服地舔舐着带着丝丝甜味儿的绿豆冰棍,一面看着一个个纺纱机传出来的丝线和梭子转动声音,心里说不出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