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陛下 这是人才啊(第9页)
哈哈……
……
君臣们看得莫名其妙,都好奇地盯着他。
这一下,顾成似乎连眼里也溢满了笑意,喜滋滋地道:这……家事本不该放在殿堂上说出来,这说出来,不是教陛下看笑话吗不过既然陛下问起,臣……臣……可要说啦
朱棣尴尬地道:说,你说罢。
顾成便站了起来,看了众人一眼,一一伸,居然从怀里掏出一大沓的功课来,将这些白纸黑字的玩意攥在了手里。
只见顾成得意洋洋地带笑道:俺孙儿资质愚钝,没啥大出息,跟俺一个样子。陛下,臣是个粗人,自小贫贱,其实没读几年书,说来真是惭愧得很,等到年纪大了,虽也想效人家读书,可终究军务繁忙。今日陛下与诸公们都在,那臣就放肆了,这是臣孙平日里做的功课,臣也不晓得是好是坏,陛下和诸公若是不嫌,要不,帮忙看一看
此言一出,君臣们瞠目结舌。
这顾成说的很谦虚,可这眉飞色舞的样子,且还随身都带着一大摞孙儿的功课……
来,来,来,陛下,臣失礼啦,大家都看看,这里有许多呢。
面对顾成的兴致高昂,亦失哈尴尬地看向朱棣。
朱棣点头。
于是亦失哈便上前,接住了那一摞功课,一脸无语地开始分发。
人手一张,这庙堂之上,竟好像成了菜市口一般。
朱棣也取了一张,低头看了看,他不晓得这顾成搞什么名堂。
众人也纷纷低头看,不过谁也没有率先吱声。新笔趣阁
此时,顾成道:大家觉得咋样俺那孙儿,太愚笨了,就晓得死读书,这一点像俺,你们瞧瞧他的行书,再看看行文,不要急,不必急的,慢慢看,俺这里还有呢……
朱棣:……
陛下……这时,终于有人憋不住说话了,却是杨荣。
杨荣道:此子的文章,放在十一岁的少年那儿,已算出类拔萃了,字迹很工整,文词也过得去。
这里头,肯定有一部分杨荣浮夸的成分。
不过杨荣这样的文渊阁大学士,做出这样的评价,其实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了。
顾成闻言,自是满心的狂喜。
不过他却还是装出了一副非常谦虚的样子:哎……言过了,言过其实了,杨公谬赞,杨公谬赞啊。
朱棣也点头,他已细细地看过了,也不吝夸赞:倒也不是谬赞,确实不错,据朕所知,许多同龄之人,远不如卿孙。
顾成眼睛又亮了,露出了老农一般的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