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陛下 银子来了(第7页)

  其实百官都沉默了。

  太子朱高炽侧坐在一旁,他欠着身,只看了清单,小心地折好,也什么都没有说。

  朱棣见这满殿的沉默,倒是缓了半响,才终于开口道:诸卿以为如何

  大殿之中,却只有朱棣的回音。

  百官哑口。

  朱棣眉头一挑,再次厉声喝问:如何

  ……

  某种程度来说,在百官的心目中,陛下这还不如建文皇帝呢。

  建文皇帝干了几年,也只干一件削藩,虽然这事也干砸了。

  但是人家不瞎折腾啊。

  这清单之中所需的钱粮花费,可以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至少折银三百万两。

  两万人力,囊括了士兵、医生、厨师、后勤、记录官、水手、通译,除此之外,还需采买大量的瓷器、丝绸制品、茶叶、印刷纸张,以及大量的武器。

  近千艘舰船,如此庞大的规模,实在难以想象。

  何况,大明已富有四海,为何要浪费民力和财力,去开拓四海这简直就是笑话,富人会去惦记着乞丐的一点吃食吗

  有这么多的钱粮,不如改进民生,多给几个省的免赋!

  百姓们已经很艰苦了,前些日子,在上元县,陛下还杀了良民黄仁义呢。

  此时,朱棣却是先看向了朱高炽,道:太子,你来说。

  儿臣……朱高炽脸憋得通红,他跪下道:儿臣觉得,是不是有些过了,何不如缩小一些规模,先行探路。

  朱棣道:朕也曾这样想,可是从郑和去岁往倭国那儿得知,如今四海之中,海盗四起,规模较大的海盗,竟有两千人之众,所过诸国,也不乏狼子野心之辈,倘若不是如此规模,一旦遭遇袭击,亦或遭劫,大明当如何处置

  朱高炽听罢,便道:父皇深谋远虑,儿臣……儿臣没有预料,实在万死。

  朱棣目光一转,却是又看向了下头的百官,道:你们也都说一说,朕是很宽仁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绝不加罪。

  百官们似乎就在等这一句话呢,他朱棣不说还好,一说,就顿时满殿哗然起来了。

  陛下,不可啊,百姓苦困,岂可坐视百姓苦不堪言,而行此好大喜功之事

  朱棣立即就后悔方才的话了,入你娘,你骂朕好大喜功

  此时,又一个道:陛下,臣以为期期不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汪洋大海,不过不毛之地而已,我大明中央之国,如何要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拓展汪洋。太祖高皇帝在时,就曾……

  陛下……

  陛下……

  就在所有人喋喋不休的时候,却有一人徐徐站了出来,慢条斯理地道:陛下,臣也以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