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喜报(第7页)

  这……

  朱棣冷冷地看着解缙: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解缙道:华亭县令,乃国子学生出身,臣见过他,他谈吐有些粗鄙,臣担心他的奏报不可信。

  对于这个人的情况,作为大学士的解缙有一些了解。

  可以说,大明现在的大臣,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途出身,如解缙这样的,就是正儿八经的进士。

  还有一批,就是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因为大臣和官员杀的太多了,杀掉了一批,便立即需要有人取代,于是……国子学就成了预备役这些人,今日还在国子学里混日子,第二天就被拉去做官。

  简单,粗暴。

  若是干的不怎么样,可能第三天,又丢了脑袋。

  是以,那时候大家都在过山车,所谓人生大起大落,你不到明天,永远都不知道会发生点啥。

  华亭县令刘胜,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出身的人。

  当然,等到太祖高皇帝之后,正途出身的大臣,如解缙这样的人开始进入中枢之后,他们虽还保留着官身,但基本上仕途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

  在正途出身的大臣眼里,他们是被鄙夷的对象,解缙不喜欢这些人,认为这些人根本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

  朱棣听到解缙的评价,也不禁犹豫起来,看向胡广和杨荣。

  胡广没做声。

  但是杨荣却道:此等事,他一县令,岂敢瞒报此次大疫,并非只是华亭一县,这胡乱奏报,对他有何好处臣倒因为,不若姑且信之,眼下当务之急,是朝廷必须得有一个用得上劲的地方,百姓已经苦不堪言,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救治之方。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应该立即派人去了解情况,若是当真管用,要立即推而广之。陛下……这事等不得了啊。

  朱棣深吸一口气:卿家所言,颇有道理,朕没有想到,一个秀才……有这样大的本事,若真管用,这就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是真正你们口中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啊。

  朱棣振奋精神:派出人员,下旨,立即命所有的医户,往华亭……

  朱棣道:这秀才若是当真能救人,依朕看来……他可以封侯。

  众人听罢,心里震撼。

  封侯……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细细一想,如此大功,即便封侯,也无可挑剔。

  ……………………

  哭一下,同学们,求月票。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