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五章:尽诛之(第4页)

  朱瞻基很是直接地道:那你剖我看看。

  张安世欲哭无泪道:你没有良心。

  …………

  那一夜,京城里可能许多百姓并没有多少知觉。

  可朝中百官,却大多隐约知道了一些什么。

  纪纲党羽被一网打尽。

  可是许多人却高兴不起来。

  在他们看来,这确实值得可喜可贺,可是大喜之中,又有隐忧。

  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更得圣恩,更为强大的纪纲,即将冉冉升起。

  自此之后,这锦衣卫几乎操持于外戚张家之手,更难对付。

  而真正让人忧虑的,却是如现在市井之间的读书人们所议论的那样。

  是那官校学堂里,张挂起来的皇家官校学堂。

  张安世把皇帝拉下水,其实就是给学员们贴金,是想借此来推广他的新式教育。

  可对于读书人而言,这已经不是辣眼睛的问题了。

  寻常辣眼睛的事,忍也就忍了,可姓张的那王八蛋,他这是要刨圣人的根哪。

  任何人都清楚,儒学都发扬光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认可,从汉朝独尊儒术开始,虽然偶有一些皇帝对此并不感冒,可绝大多数时候,皇帝无论是哪一家,大多还是将儒家摆放在独尊地位的。

  可如今……这天子门生的事,显然却是触犯了一个根本的问题。

  那便是,某种程度,官校学堂,虽然读书人对此嗤之以鼻,可某种意义而言,却似乎得到了皇帝的背书。

  这就无法容忍了。

  这是刨圣人的祖坟啊。

  就在这议论纷纷之际。

  解缙自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只是此时的他,已比从前的沉稳的多。

  对他而言,这是好事,读书人已经极少遇到危机感了,正因为没有危机感,所以才彼此攻讦,有了一个真正的敌人,才能让读书人们真正团结一致起来。

  他在公房里,拟着票。

  到了日上三竿时,陛下才来召见。

  解缙便如往常一样,约上了胡广和杨荣,往崇文殿去。

  陛下今日为何起得这样迟胡广嘀咕。

  杨荣笑了笑,他知道答案,却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