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五章:人证物证俱在(第5页)

  堂堂文渊阁大学士,被人评价憨厚老实,其实就跟骂人也没啥分别。

  今日……又遭了侮辱。

  …………

  这蒲成志没有被押下去。

  张安世似乎一点都不想瞒着他。

  此时他兴匆匆的朝朱棣行了个礼,道:陛下,为了查案……商行花了一点小钱。

  朱棣道:小钱是多少

  根据商行和各大丝绸商和瓷器商的契书来看,可能每年,收购的货物,需八十万两纹银以上,为期十年……

  朱棣一听,骤然绷不住了。

  一年收购八十万两,还十年……

  你不如把朕卖了得了。

  见朱棣的脸色很不好看,张安世道:陛下,这做事,总要付出一点代价嘛,何况,为了铲除奸贼,花费一点代价,臣想也是值得的,再者说了,若是能查抄蒲家的财富,或许……可以弥补不足……

  朱棣脸抽了抽,话是这么说,可朱棣早就将私商的财富算进了自己的内帑里啊。

  可商行亏本,却是实打实的。

  朱棣深吸一口气:罢了,吃一个亏,买个教训吧,想办法,将这些瓷器和丝绸卖出去。

  这些瓷器和丝绸,原本是用来出售给海外的,都是大宗的商品,若是再发卖出去,臣只怕,会导致整个瓷器和丝绸的价格暴跌,卖不上什么价。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来了一点兴趣:你不会,希望取而代之,也跟着干这私商的买卖吧,你把朕当做什么人,宫中来走私

  果然,知我者,陛下也。

  张安世乐了:陛下差矣。

  朱棣皱眉:朕猜错了

  猜倒是猜对了,就是……若是陛下的商行做这买卖,怎么能教走私呢这分明是陛下眼见这海外诸番求取大明宝货心切,不忍见他们求而不可得。又得知,我大明许多的军民百姓,仰赖此我生,又不忍见他们饥肠辘辘。这才亲自下海……

  张安世深吸一口气:所求的,乃是四海归心,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此等大仁大义之举,便是尧舜再生,也不过如此。

  朱棣听罢:嗯……瓷器和丝绸都有了,是现成的,船……给朕将蒲家的私船都抄了,这船也成了现成的,至于海外的渠道……也用蒲家的

  张安世道:大家都是求财,海外的人,和谁做买卖不是做买卖,只要有需求,人家自然能找上门来。不过……说起来,蒲家也不是一无是处,这几百年来,他们整个家族,为了牟取海洋上的暴利,呕心沥血,一代又一代的,维持渠道,推广大明宝货,也算是功不可没,陛下,将来凌迟的时候,少割他们几刀吧,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况陛下仁义,赏罚分明……

  蒲成志听了,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口血在喉头涌动,几欲要喷出来。

  ………………

  第二章送到,不过写的急,可能有错别字,多担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