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四章:请君入瓮(第6页)

  他的意思是,太祖高皇帝办不成,陛下认为自己比太祖高皇帝强吗

  朱棣这时倒是沉默无语了。

  他落座,眯着眼,一言不发。

  始终,朱棣没有询问张安世的意见。

  因为张安世这个家伙,态度是很明确的。

  朱棣开始把玩着张安世奉送来的几个硬币,手在这精细的银元上摩挲着,沉吟道:终究还是不甘,张安世不提则罢,倘若提了,朕起心动念,想到当下种种,意实难平。入他娘的!

  陛下。

  就在此时,解缙看了朱棣一眼,突然道:张安世……误了大明啊。

  此言一出,众人侧目。

  朱棣冷冷地看了解缙一眼。

  解缙苦笑道:陛下……这样的奏议,其他人提及,倒还罢了,唯独安南侯不可提,安南侯乃太子殿下妻弟,太子乃储君,他不提还好,一提,天下军民百姓,会作何想

  陛下立太子为储,既因父子至亲之情,也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考量。倘使太子殿下此时与天下军民离心离德,臣只恐将来,又出建文之祸。

  他说得情真意切,毕竟是关起门来的小会议,可以畅所欲言。

  这一次,算是直接将矛头指着张安世了。

  每一次皇帝驾崩,王朝都会面临一个危机,那就是太子威望不足,不足以镇住局面,这也是任何一个正常的皇帝所需要考虑的。

  解缙所言的是,张安世这是直接将太子坑了,将来陛下若是出了问题,太子该怎么办

  现在太子的位置,非常稳固,解缙说出这番话,却是一下子说中朱棣的心事。

  当然,解缙表面上是为太子担忧,实际上却是说,将来若是太子控制不住局面,不妨可以考虑一下其他的人……比如……

  朱棣凝视了解缙一眼。

  不得不说,解缙是有才华的,他能举一反三,直接将问题的本质道出来。

  可殿中其他大臣的表情,却是各异。

  有的人认为解缙说的对,这殿中,蹇义、金忠、杨荣等人,几乎人人都是坚决支持太子的人。

  解缙这样一说,让他们加重了这一份担忧。

  而对朱棣,可能要考虑的是,自己不能让自己的儿子里出一个建文,这可能会给国家制造隐患。

  朱棣目光幽幽地看着众人,沉吟着道:利国利民之策,也要这样的斟酌吗

  解缙立即就道:历朝历代,建言者极多,不少人,所倡议的何尝不是利国利民。可最终,都功败垂成,甚至危害了江山社稷。所以臣以为……安南侯身居高位,就不可意气行事,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朱棣抿着唇,转动着手里的银元,这银元上,已浮出了朱棣的一层手汗。

  他缓缓地闭起了眼睛,而后又猛地张开。

  此时,却听张安世道:解公说的有道理,受教了。

  解缙微微一笑道:我说话直了一些,还请安南侯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