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喜从天降(第4页)

  …………

  朱棣进用着黄米。

  宫中的膳食,已经减半。

  而徐皇后,也早早换下了华美的衣裙,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布衣。

  这是太祖高皇帝的时候,留下的传统。

  打江山难,守天下更难,每年这么多的灾难,数不清的饿殍,各种各样的死法,一点也不鲜见。

  人如草芥一般。

  即便知道,其实朝廷能做的有限。

  哪怕是赈济,也只能赈济少部分的人。

  可至少……这个时候,也该与万民共情,用节衣缩食,来表达宫中对此的态度。

  徐皇后久在慈孝高太后的身边学习,所以对此习以为常。摆在夫妇二人面前的,不过是四样菜色,两碗黄米饭。

  朱棣胃口大,从前要大鱼大肉,还要吃好几个饼子,混着饭吃才能吃饱。

  如今……这当初太祖高皇帝宫廷里的菜肴,却令朱棣总觉得肚子里烧得慌。

  油水还是太少了,主要还是肉少,徐皇后尽力少吃一些,不断地给朱棣夹菜。

  朱棣道:好啦,好啦,朕够吃了,朕又不是饕餮,非要吃这样多。

  徐皇后莞尔一笑道:陛下有龙马精神,自然食量非比寻常。

  朱棣虽是这样说,果然却如徐皇后所言一般,举着筷子,脑袋伸进碗里,扑哧扑哧疯狂地扑动筷子,片刻之后,这饭菜便进了肠胃,他的肚子鼓起来,这碗里的饭菜被他吃了个干净,朱棣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地舔着嘴,这才缓缓地将碗筷搁下。

  徐皇后眼里略过一丝心疼,道:陛下若是还觉得饥饿,要不……

  朱棣立即摆摆手道:不必了。太祖高皇帝怎样做,我们便怎样做,哎……今日……真是越发的理解太祖高皇帝了,他起于布衣,深知民生艰难,你看我们……这样的饭菜,放在寻常百姓家,也和过年一样,我们尚且不能饱食,总觉得意犹未尽,那百姓平日的餐佐又是如何呢更不必说,这遭了灾,更不知困苦到了什么样子。

  朕看奏疏,看到的只是某处大灾,百姓颠沛流离。可若是太祖高皇帝在世,他是最深知民间疾苦的,所看到的奏报,却无一不是当初他少年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惨景。

  徐皇后道:陛下这话真好,若百姓们知道陛下如此爱民如子,定是感激涕零。

  感激个鸟。朱棣道:百姓们所见的是……他们饿了没有饭吃,冷了没有衣穿,一家子人逃荒,饿死了爹娘、兄弟、子女,哪里还会有什么感激之情朕听说,人饿到了极致,便什么都顾不上,见什么想吃什么,他们这时候若是还能对朕生出感激,那就真是怪了。

  徐皇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地道:陛下不可以从内帑里拿出一些银子来赈济吗

  朱棣却是苦笑道:银子没用,你拨发了银子去,灾区的粮食依旧还要涨到大家买不起的地步。平日里,银子值钱,可到了灾荒的时候,哪怕是树上的皮,都比银子要值钱,毕竟这玩意……它顶饿啊。

  徐皇后脸色暗淡下来,幽幽地道:臣妾是妇道人家,什么事也不懂……哎……

  朱棣安慰她道:男人有男人的事,妇人有妇人的事,若是你什么都懂,那还要男人做什么好啦,你也不必忧虑,这几年,年年都有大灾,过去了就好了。

  徐皇后却深知,所谓的过去了,其本质,不过是饿殍满地之后,剩下活着的人,又捡起铁犁来,继续耕作,寄望于来年,天公作美罢了,想到这些,也不禁觉得窒息。

  只是这时候,她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只是给朱棣增添一些烦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