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章:论功行赏(第4页)

  张安世笑了笑道:不错,不错,好啦,你们可以走啦。

  这二人如蒙大赦,慌忙走了。

  朱棣此时才站了起来,道:这粮……以后都能种植一千三百斤

  张安世道:臣……不,邓公公现在在育种呢,今岁种下的粮种良莠不齐,若是来年,争取产量还能增加一些,经过几次选种,邓公公那边,努力能够做到有亩产两千斤。

  两千斤……

  若说此前,张安世说这样的话,大家可能以为这家伙在吹牛。

  可若是现在……他说出来,大家却是信服的。

  朱棣忍不住喃喃道:亩产两千斤,还是旱地,便是七倍于寻常的旱地……好……很好……好的很……

  说着,他显得若有所思,口里下意识地道着:这样的话,数十年之内,再没有粮荒了,朕……朕……

  他踱步着,背着手,陷入了苦思冥想。

  在古代,所谓的盛世,就是人口,人口越多,就证明王朝有多鼎盛。

  可实际上,这种人口的增长,到了极限,往往就意味着王朝衰弱的开始。

  因为土地的承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土地的兼并,更会催化这个过程。

  可一旦产量大增,那么这趋势,便会被瞬间地遏制。

  到时,只怕天下的人口,都要大增。至少对大明而言,人口大增没有坏处,因为现在……朱棣还真有些缺人。

  就说吕宋和安南那边,现在都在催告,希望能够流放一些罪犯和囚徒到那儿去,原因倒也简单,他们对于人力的需求太大了。

  朱棣道:邓公公

  张安世道:陛下,您又忘了就是……

  朕想起来了,那邓先生在何处

  邓健此前一直站在角落里,他一向不太起眼,此时听到了先生二字,吓了一跳,连忙站了出来,拜下,卑躬屈膝地道:奴婢……奴婢罪该万死,奴婢可当不起什么先生……奴婢是个阉人……

  朱棣凝视着邓健,他依稀记得,当初出海回来的时候,邓健也是这般落魄,没想到,这一次见面,这邓健比出海回来时,更落魄了。

  朱棣忍不住感慨道:真是壮士啊,大丈夫当如此也。

  邓健:……

  换做任何人,你当着一个宦官的面说什么大丈夫,几乎都等于是在骂人。

  可邓健这一句却是听明白了,这是夸赞,而且还是皇帝而当夸赞。

  他忙激动地叩首,泪流满面地道:奴婢……奴婢……

  朱棣却是上前,亲自将他搀扶起来,仔细凝视着邓健,随即对左右道:粮种是他九死一生带回来的,粮食也是他种下的。朕要问诸卿,普天之下,普惠天下苍生百姓者,谁的功劳可与他相当

  这一下子,却将胡广等人都难住了。

  夏原吉很激动地道:陛下,依臣看,管仲可以……

  张安世却道:神农。

  一听神农,胡广有话说,入你娘的张安世,在儒家体系里,神农是三皇五帝的级别,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