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姐夫是太子女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一章:吃不了亏 上不了当(第3页)

  杨荣犹豫了一下,最终道:胡公,我还是有一言相告。

  胡广带着几分赌气道:我不爱听,你继续护着张安世吧。哎……可怜我的乡亲,若不是被逼到绝境,何至于此好在有解公在,解公应该在爪哇还是能做主的,他终究还是读书人,又是江西人,从前在朝中时,他便特别重视乡情,对同籍之人,无不给予便利。现如今托付给解公,也不失为美事。

  杨荣:……

  杨公怎么不言了

  杨荣道:方才是你教我别说,现在我已无话可说了。

  胡广眼中透出几分哀怨道:你就爱在我面前显露你的聪明,在外人面前,便一副谨言慎行的模样。

  抱怨了一通,又兴冲冲地走了。

  杨荣端坐在桉牍之后,他皱眉,似乎在细思着什么,而后信手拿起了桉牍上的一份小册子。

  这小册子,显然又是解缙近来流传出来的文章。

  杨荣看着这小册子苦笑,摇着头道:幸赖我乃福建人。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出海的事,杨荣并不太反感,毕竟出身于山多人少的福建布政使司,自古以来便有离乡出海闯荡的先例。

  当然,闯荡得多了,大家还是知道行情的。

  像爪哇这种吃相如此难看的,肯定是不能去的,否则就是骨头渣都剩不下。

  …………

  接到了旨意,赵王朱高燧又惊又喜。

  于是便急匆匆的,当下登上邮船,却并没有直往松江口,而是先往安南,至安南与汉王朱高煦会合,方才一齐扬帆,往内陆而去。

  朱高燧喜的是,总算可以回去见自己的父母了,说不定……还可敲定一些军械的事宜。

  而惊的事,他和解缙谋划的事……似乎并没有办妥,否则就算是进京,也只是召他进京。

  想到自己的叔伯和兄长们,跟着他一道分一杯羹,朱高燧便睡不踏实。

  他的宏图大志才刚刚走出第一步呢,就被人将腿打折了。

  因而,见着了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既是欢喜,又不免心里惆怅。

  尤其是同船时,听闻朱高煦絮絮叨叨的讲他的兵法,以及几次征战,朱高燧便只想打哈欠。

  兄长还是没有变,依旧还是没有脑子。

  世上能与他朱高燧相比之人,就只有张安世了。

  与此同时,在送江口,太子朱高炽已抵达了松江,正在此预备迎接他的那些叔伯兄弟呢。

  这松江口岸,如今已是旌旗招展,披红挂绿,甚是热闹。

  直到十月初九这天,从陛下下旨,到此时已过去了半年的功夫。

  第一艘承载着藩王的舰船,终于抵达了。

  一见那船上的旗号,竟是汉王和赵王先行抵达。

  朱高炽心头大喜,当下率属官至码头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