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秦时小说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三四零章 紫参还灵(第2页)

眼下的关中之内,有两大学宫。

中央学宫,混杂百家,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医者院堂也在其中,同其余院堂比起来,稍有不如。

护国学宫,多为军用,尽管也有医者之人,不为多。

皆不多。

叔父在江南南昌城有立下医者学堂,感觉挺好的。

不知道在关中立下那样的一座学宫怎么样!

嗯,就算学宫不大也行,只要能每岁培养出崭新的医者就可,时间长了,诸夏间的医者就多了。

等那些毕业的医者再有传承落下,就更好了。

星火燎原?

是那个道理。

帝国的郡县乡里太多太多。

若是按照一个乡里都有一两个医者坐镇,诸夏间的医者缺口太大太大,更别多帝国的乡里以后还会增多。

“医者学宫!”

“公主心意当赞。”

“此事可为,此事……又不需要特意为之。”

“若诸郡都有一座医者学堂就很好了。”

河上笑道。

这一次的中原水灾毕竟太罕见了一些,寻常灾情不为大,郡县官府足以处理。

医者也能调遣一些。

虽不多,也能大体维持。

若要增多一些,再关中立下一座专门的学宫?虽好,却没有那个必要。

医者和其余诸子百家的传承不一样。

两大学宫毕业的人,仕途为先,医者院堂的人也是一样,诸郡之地,也有设置一些医官,只是数量不多。

真要立下医者学宫,都要做医官吗?

医官很少的。

既然不是医官,也非如太医署,那么,学宫的吸引力就小了,如此,还不如诸郡各有一些手段,自行筹办。

也能够令治下的医者之人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