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古怪烙印(第5页)
一接住被扔出去的师兄,立马上咒施法,为他净化身体。
傩面老师扫了眼商陆四人,沉声道:“都看见了吧?这就是不自量力的下场!他的性命虽然保住,但修为会大损,没个数年的功夫,休想将养回来!你们要是察觉精神、身体有异,要立刻退出神庙,切不可学他,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没人吭声。
但四人都有被那位师兄的遭遇惊到,也对混乱神力的可怕,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商陆到了这一刻,也明白了傩面老师,为什么不在魁梧师兄有了异变征兆之际,就把他给扔出去。
一方面,是要给魁梧师兄一个教训。
如果不让魁梧师兄吃个大亏,他是不会长教训的。甚至还会记恨上傩面老师,怪他坏了自己的修行。
只有吃过大亏,魁梧师兄才会明白,修行一道,诡异重重,并不是光靠咬牙坚持就能行。
许多时候,一味的硬撑,强行的索取,反而会带来恶果。
另外一方面,傩面老师也是要用魁梧师兄的遭遇,警醒他们四人。
让他们明白,与神祇打交道,乃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四人也都明白了傩面老师的苦心,纷纷收敛心神,认真念诵静心咒,抵抗神语的污染。
又过了片刻,商陆忽然发现,耳边回荡着的混乱神语变了样。
不再是有千万个声音,在嘶吼、尖叫、咆哮。
所有的声音,都化作了同一句话。
听着就像是在喊:魌头。
“魌头,魌头,神仙也想捡魌头,吃魌头啊。”
商陆在心中吐槽。
不过他也知道,混乱神语喊的“魌头”,与巴国土话里的“魌头”,不是一回事。
在巴国的土话里,“魌头”是“占便宜”的意思。
不过商陆在上了几堂傩巫的基础课后,却是知道了“魌头”的来历。
它是傩面的一种,是个模样狰狞的鬼神面具,有着打鬼驱邪的效果。
正因为魌头是诛邪的傩面,民间为了驱邪避祸,就会在一些节日活动,甚至丧葬中,效仿巫师,制作魌头面具。
这种面具,自然没有神性,也借不来神力、神通,更多是让百姓,寻求到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这个行为,渐渐变成了人们在出丧的时候,会用米面作成魌头,撒于道边,供人捡食。
商陆来到这个世界,也见到过好几次,有出丧的队伍扔魌头。
不仅乞丐,许多平民也会去捡食。
因为民间传说,吃了魌头,可以辟邪驱鬼。
因为魌头是白捡的,不用花钱,等于是占便宜,所以渐渐地,形成了占魌头、吃魌头之类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