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6页)
崔司徒一发话,司马维也不好继续编排了,不着痕迹地看了上头的?梁帝一眼?。
除了增兵,何人统帅也是个?问题。
“周侯勇武,威望能服人,不如由他当?任大?将军?”淳于敏道。
周侯即周纪,周琼之子,自五十年前随太-祖起t?兵,为?梁国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周家世代掌军,周纪当?年亦随父征战沙场多年,这些年一直统领着北军,实战经验丰富,是当?今最有威望的?老将,若他来当?大?将军,应该没有将士不服。
不少人点头以示赞同。
赵雍却忽然出座,“陛下?,周老将军年事已高,将近七旬,恐怕不妥。”
“周老将军年纪虽大?,身体还硬朗着。”淳于敏反驳。
“打战夙兴夜寐,周老将军这般年纪,怎可叫他再?受此累,再?者刀剑无眼?,有个?万一,教陛下?于心何忍,我大?梁这么多将士,非要逼个?七旬老人上战场?”
淳于敏只觉他在强词夺理,气红了脸,“周老将军只需把控大?局,何须他亲自上阵杀敌,凉州侯也近七旬,却能领凉州军击退匈奴,可见领兵作战跟年龄无关。”
赵雍听到这话,嘴角闪过一个?短促的?笑。
本来他还怕其余人也站出来反对自己,有了淳于敏这句话,再?多人相劝都没用了,哼!
果然,吵了片刻,梁帝最终开?口了,“赵卿说得不错,周纪年事已高,还是叫他安享晚年吧,你们重新推举个?得用的?。”
淳于敏不可置信地看了眼?皇帝,最终却只能颓然地垂下?眼?,后面他也不说话了,任由朝臣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耳边嘈嘈杂杂,他却莫名想起桓均。
他比桓均空长几岁,二人都拜师在大?儒崔呈门下?,在他书屋中读过书,入朝后意见颇为?相合,很有几分交情。
当?初他得知桓均竟要主动离开?长安去南边任职,还劝了几句,当?时桓均问他:“你以为?司马维所献赈灾之策如何?”
他当?时答不上话,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事。
桓均又道:“皇帝同意了,百官也同意了。”
他有些狼狈地移开?了视线。
“长安已无我展翅之日。”桓均最后道。
淳于敏现在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了,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朝堂上这些人为?了各自的?算计,一点点蚕食大?梁江山。
议到最后,梁帝最终决定委任关内侯何炀为?大?将军,又选了左右将军,分别是周纪之子周泓,赵雍之弟赵卞。
周泓在北军任中尉,弃了周纪不用,折中之后让他儿子统领北军。
赵雍跟赵贞是堂兄弟,赵贞被贬后,赵氏一族就变成了赵雍独大?。
赵家其他人虽没过错,可赵贞之事让整个?赵氏一族蒙羞,赵雍选择逢迎皇帝,后面果然得到了重用。
赵氏一族现在的?地位全靠皇帝心情,要是能在战场上立功,日后自可扶摇直上。
危机,是危也是机。
任命左右将军时,有人提到谢绍,说他前年跟匈奴交过手,还胜了匈奴人,这一年在平定鄂州叛乱中表现也十分不错,不如派他去对付匈奴人,却被赵雍否决了。
“他那?次才多少人,跟现在相比不过是过家家而已,至于平叛,不过是一群没多少战力?的?流民,他领着朝廷精锐,平定不了叛乱才要治罪。”
谢绍虽姓谢,却与?朝中谢氏并无关系,没有人为?他说话,他自身威望又不足以叫皇帝和?百官们对他另眼?相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诏书很快颁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