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页)
行至前院时,
见黎瑄手握藤条站在那儿,
脸上满是怒意。
在他身边,跪着一个背朝着沈凛的身姿挺拔的黑衣男子。
沈凛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走过去,听见黎瑄咬着后槽牙忍气道, “身为主将,
为了儿女情长抛下前线将士于不顾,
我与侯爷这么多年就是这么教导你的吗?”
话音未落,
手上的藤条重重地向那人背上抽打过去。
沈凛心口一窒,
她已经明白跪在地上的人是谁了。
北境军报才到京城不久,
这会儿邓砚尘便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里。
且不说战事刚歇他本就受了伤,如此昼夜急行赶回京城,
若是在半路上发生意外,
他们如何同邓砚尘九泉之下的父母交代。
黎瑄手中的藤条再次落下来,左手慈悲右手霹雳。
这一下太重了,
邓砚尘双手撑在雪地里,冷汗顺着额角一滴一滴地滑落。
“军中无私事,你既然站在了北境军营,一言一行都由不得你胡来!你自幼懂事勤勉,我与侯爷从未苛责于你,如今是纵得你无法无天,军规也能抛之脑后了!”
黎瑄颤抖地抬起手中的藤条,对准了面前人。
“如今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们,私自返京,若是被人告上朝廷参你一本,你知晓是多大的罪过!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邓沂!”
那个快要被遗忘的名字再次被叫出口,饶是沈凛都不免惊讶了几分。
黎瑄这次当真是气急了。
沈凛还记得,邓砚尘初来京城时,黎瑄向她引荐时叫的就是这个名字。
只是后来一点点的,开始只叫他砚尘。
久而久之,身边人只知道他叫邓砚尘,却不知砚尘是他的表字,邓沂才是本名。
沈凛当年曾就此事问过丈夫黎瑄后,才知晓邓沂这个名字的由来。
邓砚尘父亲邓洵祖籍在山东沂州,经科考前往京城做官,而后因善于治河之道被调任至苏州府遂成县担任知县。
邓砚尘出生那年,困扰遂成县多年的水患被治理。
邓洵望着院前那条源自山东,止于苏州府地界的沂河,一时间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