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回 困山庄,药师释六境;游鬼雾,名客访九藏(第3页)

武旗快步走了进来,拱手道:阿郎,庄里的食材越来越少了,又有许多损毁,地窖挖掘因缺乏人手也不顺利,以当前的消耗速度,最多再撑九日!几个重伤员持续恶化,药石难镇,还有细瘟要起的征兆……

祸不单行啊!武灵叹了口气,安排人手去周围田地中再找粮食,但不要远离,防止意外……

找了。武旗苦笑道:去了四人,眨眼功夫都不见了。这两日山中起雾,越发诡异,处处透着古怪!

那先缓缓,任何人不得贸然出庄,再安排人在高处观望。武灵揉了揉额头,大阵虽有损伤,但依旧运转。若是吃食实在不够,就每人减减口粮,多拖几日,以待变化。

说着说着,他恍然警觉,如此局面,自己等人岂不是被困在庄子里了

得想法子和外界联系啊!

一念至此,他问道:洞庆子道长那边如何了这几日焦头烂额,都没顾上他那边。今日是他坐镇的第三日了,若他走了,局面更加复杂。

武旗面色古怪的道:道长这几日与郎君谈玄论道,看着很是投机,不曾提起离去之事。

武灵闻言先是诧异,随即恍然:以郎君的天赋资质,即便瞒着神魂之事,也定会被另眼相看。

.

.

……按道长所言,人身蕴气,气与神合,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岂非就对应了三魂中的天魂与地魂

屋舍之内,一脸亏虚的李易正与洞庆子交谈着。

道人抬手抚须,赞赏点头道:所谓‘阳气轻生,浊阴重降’,本是人身循环往复、生老病死之根本,魂若人之神,杂糅阳气则可触气运之玄机,谓之天魂;杂糅浊阴则触及善恶之多寡,谓之地魂,本就是修行之要,常人难以理清。

洞庆子娓娓道来,最后道:郎君悟性甚佳,若能领悟传承之所存,把握自身之意,明悟自身,从此三魂合一,就算肉身有瑕,亦可长存,毕竟吾辈修行,不在身,而在神!

之前他与李易交谈,处处点到为止,面对追问亦只是推脱告辞,与今大不相同。实是三日中,李易往往一两句话就直指要意,与其不谋而合,宛如同道知己,几次更令洞庆子差点高呼吾道不孤也。

如此一来几次,他便觉得面前这位郎君,越发顺眼,与自家道统甚是相合,只可惜命途多舛、先天体弱。

李易倒是会抓住机会,见洞庆子心情不错,也不客气,就道:正要请教道长,这修行之路是如何划分的,三魂合一在其中又处于什么位置

洞庆子思忖片刻,道:以你的根骨、命格,若要修行,有诸多风险,但悟性甚高,能举一反三、见微知著,将来难免会接触这些,贫道若不与你说清楚,让你被他人诓骗,走上歧路,反是罪过,如今你既问起,索性就告知于你吧。

李易喜道:请老师赐教!

算不得!洞庆子摆摆手,贫道分属药宗分支,不能胡乱收徒,况且以你的命格、天赋,贫道这点道行,如何做你老师无非是个引路人罢了。

他也不再多言,话锋一转:修行之道,在乎于神,也根植于身,神者性也,身者命也,故修身养命以壮神,自入门至大成,可分六步,一曰‘心斋’,二曰‘定命’,三曰‘存神’,四曰‘养丹’,五曰‘蕴婴’,六曰‘归墟’。

李易便收起心思,仔细听着、记着,但听着听着,不由觉得耳熟,就道此世的修行法门该是四平八稳,无甚特殊。

……我道行有限,高深境界只听过,并无心得,好在你不曾修行,也不用触及高深境界,洞庆子说了一圈,理清脉络,就又回到最初,说说这第一境心斋吧。这心斋,又被称作六贼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