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妙音玄语见舍利,六贼轮转常相随(第2页)
李易站着剧烈喘息,全身上下冷汗淋淋,好一会才恢复过来。
那颗舍利是什么物件
他试着回想,可旋即发现记忆一要触及舍利,便一片模糊、光怪陆离!
这种感觉他非常熟悉,竟与他回忆前身记忆时相似!
这迷雾可越来越浓,也越来越邪门了,按照惯例,这事就不可深究了。
话虽如此,可他还是忍不住去想那颗舍利,最终回想起武灵曾经提过的一件事——他说西去取经的玄奘法师曾在万安山暂住,留下了一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得妖鬼齐来,可惜一直无人寻得。
难道这颗舍利是玄奘法师留下来的但感觉这么邪门,不该是高僧大德留下的,里面另有玄机话说回来,也不知那位法师身边有无一个神通广大的石猴。
他很快收敛心思,不去想这些没有结果的事。
无论如何,地下的这东西很是危险,这山庄的阵法既得不到补充,便不好长留,但要离开,又要扫清外面的鬼雾,所以问题又回到了最初,就是那幕后人!我如今也有了新的底牌,是时候和徐先生聊一聊,看能否与他同去,也见识见识此世大鬼!
很快,他身上的异状也恢复过来,没了重压临身与妙音梵音,反倒是通体舒畅,气息平稳,不仅连日苦读的疲惫一扫而空,连先天孱弱的气血都有了鼓胀、振奋的迹象,自苏醒以来因身虚体弱,他连喘息都十分费劲,有些时间没有这般轻松了。
最重要的是,原本恢复缓慢、抽取肉身根基的神魂,竟也得了补充,一时间他整个人神元气足,思绪迅疾。
这仙家残音果然奇异,可也格外凶险,而且按着获得的记忆、经验,想要运用残音,还需合适的媒介,否则无法完整发挥。道长自是靠着观中的祖师相,我这里却去何处寻找另外,根基不稳,神魂出窍用了都折寿,这仙家残音更只能作为杀手锏,关键时刻祭出……
他这边念头转着,门外就传来了洞庆子的声音——
郎君,还在苦读
李易起身道:歇着呢,道长快请进来。说罢,拉开房门,请道人进来。
老道士进来后,也不落座,游目四望,面有狐疑,几息之后,他看向李易,眼底有淡淡的华光闪烁,问道:郎君方才可曾听到什么
不曾听到有声。李易摇摇头,知道是获取仙家残音的动静惊动了这位药宗高人,但他已有相关经验、记忆,知道在不祭起仙音的时候,自身并无异样,不会被人察觉。
说到底,这仙家之音,其实是外力,来自那些羽化飞升的祖师,不是自家底蕴。
洞庆子看不出名堂,只能作罢,随后又自袖中抽出了一本书来,递给李易:贫道看你喜好看书,又对修行事感兴趣,于是昨日默写了这本心斋法门,让你做个参考。
修行法门!李易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道了声谢,就忙不迭的接过来,看到封面上写着《六转诀》三字,墨迹尚新,明显是新写下来的。
他大致翻了翻,见里面开宗明义,说是一种炼化六贼的法门,讲究一个六贼之念流转、此消彼长,彼此促进。
多谢道长,道长有心了!不过自来神功秘籍不可轻易示人,道长拿给我,该不会给道长你添什么麻烦吧李易口中这么说,但攥着书册,没半点要送回的意思。
郎君无需担心,这是我的一位故交交托给我的,让我帮他寻个传人。洞庆子说话时,流露出追忆之色。
便在这时。
道长啊,怎么我每次一来,都见着你在传道郎君啊!
徐正名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洞庆子则是无奈摇头。
怎的每次想要亲近李易,都能碰上这徐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