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斗诗(第2页)

“我北桓便由他为代表,凡大康任何一人能够在斗诗中赢了他的,便算我北桓输了。”

随着阿兰赫的介绍,一名高高瘦瘦的北桓使臣站了出来。

他的确有些年轻,而且样貌英俊,且透着一股儒雅。

宁枫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正是刚才第一个开口替阿兰赫求情的那名使臣。

“国师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他如此年轻,就算我大康文人赢了他,也是胜之不武啊!”

礼部尚书轻蔑地扫了一眼舒尔宁,满是揶揄地道。

“这位大人,诗词之道,达者为先,并不以年纪而论。”

不等阿兰赫开口,舒尔宁便已经抢先一步回击道:“若大康只认年纪,不认才华,那岂不是七八十岁的老翁都可以随意垂钓于朝堂之上了?”

舒尔宁不愧为北桓天骄,这刚一开口,不仅回怼了礼部尚书嫌他年纪小的说法,而且还变相地挖苦了一下大康朝堂,尽是一些只长年纪,不长学问的老货。

“竖子狂妄!”

礼部尚书如何听不出舒尔宁的讽刺之意,当即冲着太和帝道:“陛下,微臣愿代表大康出战,必然这所谓的北桓天骄知道,何为诗词正道。”

礼部尚书许年乐此人,太和帝其实印象极为深刻。

他曾在科举中连中三元,的确是大康不可多得的人才。

至于诗词一道,许年乐出生江南,那里是大康诗坛圣地,每年都有天骄出世。

据说许年乐没当官之前,便曾以一首《江南望春》,名震整个江南诗坛,受到无数人的追捧,足见其诗词一道上的才华。

“既如此,那便辛苦许尚书了。”

太和帝一时也选不出合适的人来,便只能顺水推舟道。

许年乐得了旨意,越发地士气高涨:“舒尔宁,你是晚辈,我便让你先出题。”

斗诗,自然得有主题,比如咏物、言志,又或者以某一指定事物为题,如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皆是诗人最喜欢拿来作诗的主题之一。

“舒尔宁谢过许尚书。”

舒尔宁毫不介意许年乐的盛气凌人,微微行礼之后,便朗声道:

“我等从北桓出发之时,天寒地冻,但等到进入大康境内,却又是温暖如春,舒尔宁不才,便以春为题,作诗一首,还请许尚书指教。”

说罢,他便略一沉吟,吟诵道: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