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亲爱的苏格拉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第5页)

  甄暖纳闷,歪头看,他拿的是《C-Lab化学实验室行为规范》。

  他很快翻完,说:“你看吧。”

  “……”甄暖推测,他应该没找到“不许外来人员观看贝克线”这一条。

  她透过镜头,看见液体里躺着一粒碎屑,碎屑周围一圈银白色的光晕,明亮而纤细,时而收缩,时而扩大。

  她轻叹:“好漂亮。”

  “谢谢。”

  “……”

  谷清明滴着液体,一丝不苟道:“居里液的折射率可根据混合度的不同而改变,当它的折射率和玻璃一致时……”

  闪闪的贝克线消失了。

  “好神奇。我从来没听说过居里液。”

  “哦,这是我自己配置的,也是我给它起的名。”他寻常道。

  “啊?”

  “测玻璃折射率有多种方法,但我喜欢贝克线,所以配着玩儿。”

  “……”

  她问:“脑部伤口提取的红色碎屑检查过了吗?”

  “油漆。”

  “这么说,凶器的表面有油漆?”

  “对。”

  甄暖自言自语:“涂着油漆的奇怪凶器,会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谷清明一板一眼地说。

  “……”我没问你。

  “我建了一个油漆数据库,等成分分析出来,可以对比找到线索。”

  甄暖惊讶于谷清明的工作态度。

  她想起在大洋彼岸实习的经历。

  那时她所在的法医实验室有专门针对汽车油漆的数据库,收录了几万种油漆的成分材质厂商出产信息,只要现场落下汽车油漆,就很容易找到线索。同样的还有衣服纤维数据库等等。

  她曾幻想国内什么时候能建立那样的数据库,可现在,她觉得应该不远了。

  C-Lab犯罪技术研究实验室,每个人都那么好。

  她想到自己的凶器伤痕数据库,每天都在更新。她要更努力,不落后于大家才行。

  ……

  甄暖回到办公室,在笔记本上整理出尸检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