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后:玉嫔之位,于理不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2页)

我把从御书房里拿过来的所有与水患有关的奏折,全部递到皇帝面前。

「陛下,臣妾无意干政。但事情紧迫,请陛下尽早安排人治理水患,同时开仓放粮,搭建临时避难所,妥善安置灾民。」

皇帝看着厚厚的一堆奏折,皱起了眉。

玉嫔在旁咯咯咯直笑。

「陛下,这有何难,调派军队回京,统统镇压即可。」

「哪有皇后娘娘说的那么麻烦。」

「不过是一群刁民,不值得陛下费心。」

皇帝抬起他因纵欲过度而耷拉的眼皮,看向候在一旁的张进保。

「按玉嫔的话拟旨,宣宋太尉领兵回京,镇压灾民。」

说完,皇帝便搂着玉嫔的腰回里间去了。

这一刻,我的血,凉了。

11

宋太尉不敢抗旨,很快班师回朝。

宋家军长驻北境二十载,抵御游牧民族入侵,朝廷方得二十年安稳。

如今重兵回撤,边境空虚,一想到此,我便头皮发麻。

路途遥远,因重兵回撤,士兵所带物件甚多,故脚程极慢。

待宋家军终于抵达长安城外,已是来年阳春三月。

水患早已褪去,逃难的灾民凭借骨子里的韧性,熬过最艰难的日子,也在长安城落地生根。

大军暂无其他安排,宋太尉便令大军暂退二十里地,安营扎寨。

一日,皇帝心血来潮,召集所有妃嫔,到玉嫔宫中,表演才艺。

我只觉荒谬。

皇帝却兴致高涨,看得龙颜大悦。

突然,张进保连滚带爬进入主殿,慌里慌张跪在皇帝面前。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

皇帝一手搂着玉嫔,一手捏着酒杯,懒洋洋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