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页)
陈沐终于开口说好,关元固大喜过望,老头抿着嘴笑得像个孩子,“老儿生怕铳不得千户欢心!”
“好的很!关匠,这铳对陈某的意义,远非你所想,对大明的意义,亦远非你所想!”陈沐笑着问道:“这杆铳,你若拿它献给朝廷,能换来什么官职?”
明朝匠人上升渠道并不广,要么科举入仕、要么技术入仕,去年因督修卢沟桥贪污下狱今年死掉的工部尚书徐杲就是因技术得到赏识的木匠。
陈沐想让关元固凭这杆燧发铳入仕,不指望工部尚书那样的官职,七八品的小官总是可期吧?
哪知关元固面容灰暗,摇头道:“老儿不想入仕,蝇营狗苟造杆铳二两不到的工料到了工部就要四两半。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不如在卫所给千户做铳,有片瓦能遮身,有米粮可入腹,够了。”
“这铳,叫关氏铳,回头陈某让人拿着献给兵部老总督,以大郎的名字。”
陈沐说完,对关元固问道:“关匠,你想要什么,只要陈某有,你提。”
“工匠,才是天纵之人!”
……
鸟铳也是靠铁簧把蛇杆复位的。
第五章
番夷
陈沐没忘记用关氏铳在外面找没人的地方打出几铳,铳弦燧石发火的效果不错,直到他打出第十二铳时才有过一次没有发火。
而且装药的效率又快了一点,毕竟少了装火绳的动作。
新铳造价比旧铳贵二钱七分银子,实际上自己的匠人,用料选材自己来,一杆铳的造价连二两银子都不到。
不实际了解造铳的过程,寻常人根本无法识破匠人的谎言,反而让四十斤铁打成八斤的谬论流传甚广。
铁矿石炼成铁还能都比这个多,四十斤铁打成八斤,还是较好的福建毛铁,算毛铁里还有一成杂质,剩下三十斤铁去哪儿了呢?
被蛀虫吃了。
除去减少到忽略不计的射程与威力,作为步铳,这是一种不错的新铳形制。
如果作为骑铳,那就是完美。
更短的铳管能保证方便骑手在马背上使用,只需要用稍小一圈的铅丸粘上薄薄一层带短绒毛的皮料就能保证铅丸塞进铳管颠簸也不会漏出。
不过这个趋势现在想还是为时过早。
陈军爷麾下连二十匹战马都凑不齐,更别说会骑马而且骑术高超能够装药的精湛骑手了。
不存在的。
这杆铳对现在的陈沐来说,只是一杆便携、安全的短铳罢了。
如果后续技艺不更改进,也许最终还是要使用更为成熟的弹簧燧发枪,但至少在这几十上百年里,这套铳机的发火率和扳机要优于尚未成熟的燧发枪。
关元固真是有才,居然把弩机结构加在鸟铳上,这东西让陈沐自己去想,一百年都不会琢磨出来。
“再造二十杆,多做些小旗箭,过些日子可能会用到。”
小旗箭这种令邓子龙惊艳的火器还尚未在战场上得到真正应用,不过陈沐估计离它应用于战场的时间不远了。
陈沐有些跃跃欲试,镇压叛军、弹压矿工、欺负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百姓,这些明朝军队习以为常的使命令他打心眼里感到厌恶。
“付元,让那俩翻译进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