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5页)
这是挣命,作为守御千户所,辖地被贼人攻陷,就算他侥幸活下来,也逃不过押解京师或直接在广州被处死的命运。
曾一本也是挣命,只要他来,结果就只能是狭路相逢,他们之间没有共存的可能。
他和那些只不过在濠镜补给粮食的海盗不一样。
陈沐不喜欢说那些看上去热血沸腾的大话空话,那未免太过幼稚。
做不到的他不说,能做到的言语上也要留三分余地。
“俞将军在广西得胜,兵马正在回还,曾一本攻打潮州的事朝廷已经发下旨意,要广东备寇,调总兵俞、汤守备,罚了俸禄。”
周行顿了顿说道:“后面不会是陈千户孤军奋战。”
“除此之外,县中还有几件事,要陈千户助周某一臂之力。”
陈沐挑挑眉毛,拱手道:“周兄请说。”
“其一,千户曾答应周某驱逐佛徒抢占农田,如今已临近大收,就这几日,千户不会食言吧?”
陈沐摆手道:“田熟了就去收,陈某的旗军也等着军屯活命,县令派人画张图,陈某带兵护送余丁百姓,几日里把田都收了,这不算什么,又没准备杀人。”
他的旗军有新农具,收割田地可比种田容易多了。
但这事显然在周行眼中不易化解,道:“倘若与寺僧冲突,千户当如何?”
“寺僧?我们收我们的田,管他们什么事?”陈沐一脸混不吝的模样,摇头道:“六榕寺再大,能大到哪里去,这事有谁插手,陈某就告到督抚衙门去,督抚衙门不够,陈某就告去兵部……侵夺军田这种事,没人捅破没有事,捅破了大过天!”
越往上告,陈某才越不怕,事情真落在广东都司他未必沾光,可如果告到兵部。
刚从南京转到北京的兵部左侍郎吴桂芳,要是知道他交代在香山御守濠镜的小千户手下旗军因军田被夺无粮养兵,该是什么表情?
“对了,周兄你的县衙牢狱多大?”
陈沐掐掐手指,“两千亩军田,寺僧够关么?我这儿可没大狱。”
“除此之外,还有件事。香山沃土甚少,良田沃土却都握在大户手中,他们为逃避赋税,假借外地官员之名行寄庄之事,使赋税转到贫苦百姓身上,这些官员以顺德县官吏居多,该收的不能收,不该收的又偏要收!”
“长此以往,今日陈千户除了黄粱贼,明日因赋税酿出民变就要再去除大榄贼、黄旗贼,都是周某治下百姓、都是祖宗子民,他们可以老死病死,却不能饿死冻死!”
周行拱起手,郑重道:“周某欲向朝廷请命,升香山县为香山府,顺德县一定从中作梗,请千户代周某向督抚说项。”
第二十八章
周密
赏赐不是陈沐给的,那无非只是把朝廷对战果的赏赐提前发下去。
那只能决定作为分配者,他够不够赏罚分明,是他的信,却不能决定他的威。
受罚的老卒都被安排在伤兵营,夜里陈沐带了几个人去看望,坐着和伤兵聊了两个多时辰,讲自己打仗时像新江之战时的经历。
次日,出征!
换上周行请调下来的铠甲,旗军的精气神立马就不一样了。
铠甲都不是什么好货,东南军备本就松弛,最好的甲械都紧着募兵、然后是营兵、最后才轮到卫所军,一百副铁甲大多是经年的锁子甲,防护性能好的扎甲已属凤毛麟角,只有十几件。
就那寥寥十几件,还多半是老物件,甚至有五件是明初时的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