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第4页)

  “都掌人尚武,习俗有猎头,自入蜀以来已有千年,恩仇必报的道理,想必都知道吧?攻灭你们的仇怨,找刘显报去,欠我的命,现在要还正是时候,我要你们帮我办件事。”

  “别急着吼叫,诸葛亮给你们祖先做的铜鼓,作为战利被押往京师,他说鼓失则蛮运终。”

  陈沐为收拢这些都掌蛮做足了功课,在刘显的书信中详细介绍了都掌蛮,他们死后在悬崖峭壁制作悬棺,族人有猎头的习惯,崇敬蛙神,有上百具传承千年的战鼓。

  他们的祖先最早是羌人的一支,参与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立下战功,被封为僰侯。

  相传战鼓是诸葛亮入蜀镇蛮所造,并留下预言,鼓失则蛮运终。

  在都掌蛮的部落中,一面声音洪亮的战鼓可换千牛,哪怕稍次也能换七八百头牛,得到两三面战鼓,就可僭号称王,当鼓声在山间响起,所有蛮人都会在鼓声下汇聚。

  刘显此战,破其大鼓九十三面,可谓一战杀光了蛮运。

  提及此事,那些披荆斩棘骁勇善战的勇士如去国之人嚎啕落泪。

  “诸葛武侯可做战鼓,如今鼓失,蛮运可终。然鼓,沐亦可做!”

  咚!

  就在陈沐话音刚落,高台上数名旗军合端一面绘画都掌蛮图案的大铜鼓,有力士锤鼓,鼓音震彻绵延。

  “都掌蛮的鼓,朝廷已尽数收去;陈某会再为你们做鼓百面,但切如武侯所言,蛮运已终,这是大明都掌人之鼓。”

  陈沐身后高台,旗军拽下绳索,收拢的庞大图卷坠落而下。

  陈沐没有回头,扬臂指向东面,道:“大海之东有陆名亚墨利加,那有战事,承我大明天子隆恩,都掌人愿在陈某麾下效力听从调遣,为南洋军府奋战者,可各结为部,自推首领,首领,赐鼓一面。”

  接着,他扬臂向南,道:“大海之南有陆名新明,那没有战事,有田可耕地有牧可放,承我大明天子隆恩,都掌人妇孺老弱愿在陈某麾下开垦田地畜牧渔猎,为南洋军府课税者,可各结为部,自推首领,首领,赐鼓一面。”

  当陈沐自比诸葛武侯,当他说要为都掌人再造战鼓,除此之外他说的一切都对都掌人并不重要了。

  出海、作战、垦田,都不重要了。

  甚至都掌蛮与都掌人,也不重要。

  从这一刻起,上千都掌人聚集之处落针可闻,他们看向陈沐的眼神不一样了。

  陈沐重新登上高台,反手以骨节轻敲鼓面,看着高台下都掌人按鼓说道:“这鼓不好拿,凡取我鼓皆为大明治下百姓,世世代代不可相攻,共掠外夷地,我要你等对蛙神许下誓言,违背者遭人侵击不得好死!”

  当铜制战鼓再次响起,上前都掌人分作两部齐齐拜下,陈沐满意地笑了。

  五十七个民族,五十七支花!

第三十二章

伟大

  文化交流比陈沐想象中来得要早得多。

  离开濠镜前,陈沐依照过去的习惯会见李旦、华宇之后接替濠镜民间首领的黄程。过去不过一介海商小主记的黄程如今靠着掌管李旦、华宇的引商船货,成为大明南部沿海首屈一指的大海商,仰仗官面身份,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这是个谨慎的人,掌管濠镜商务几年没出过大乱子,陈沐非常放心。

  等陈沐再次回到民都洛岛,军府卫的营房已建设完毕,为防止遭受炮击,营房没有选择更高的楼房,全部仅为两层,室内没有多余陈设,吕宋这个地方最不缺木头,每个小旗一间营房,百户联排,每个千户宅设在方方正正的营房正中。

  外围棱堡正在修筑,在军府卫的建立中,雇佣了大量来自广东的民间匠人参与设计,主要目的不是让他们大展身手,而是学习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比方说公共卫生与道路设施。

  军府卫棱堡在规划中拥有相对健全的水房、厕所、食堂,也有为减少泥泞而铺设的石板路,工程量比大明任何卫所都要大,陈沐也是在把军府卫当作一个军营的榜样去造。

  他们修了大水塔,造出第一台手压提水井,连上蒸汽机日夜不休地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