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第3页)

  倒是罗汝芳,播州军走后,将镇守神护关的使命交给旗军中最持重的指挥佥事侯度,腾冲卫责令金腾兵备副使许天琦守备,向南北沿线调兵近万,入驻杨应龙曾修缮兴建的防线中。

  整个永昌的军兵、辎重被调度起来,全面进入战时防御,境外哨所每日巡查增添一倍,交通要道各布哨卡,将商路尽数关闭。

  没从杨应龙出关开始,朝廷已经介入这场仗,罗汝芳不会像王凝那般天真地想着全身而退。

  杨应龙出关没多久,南边传来战报,令整个云南士气大振,各地主官也都欣喜如狂。

  七月十六夜,总兵官白元洁率蛮獠营轰破升龙城水门,攻入城去因敌军有所准备,己方不熟地形而退出。

  二十一日,总兵官白元洁船行水上,炮轰升龙城东三日;总兵官刘显于升龙城西挖掘地道,送火药大棺于城下,掀开升龙城西墙,大军旋即攻入城中。

  二十三日早,安南北朝自知大势已去,莫氏皇帝莫茂洽自缚出宫,献上降书,已由军兵送入广西,待朝廷下令后再行输送京师。

  二十五日,南洋大臣陈沐于南山告急,邓铨坐镇升龙,总兵官俞大猷、刘显、安南总兵使武公纪挥师向西,兵分两路驰援南山。

  安南北朝国都已破,在罗汝芳看来,刘显率军北上回还云南,就不远了。

第七十章

军心

  “莫敬典不愿意投降,我们就只能等援军了。”

  陈沐确实需要援军,因为六日之前,善观天相的邓子龙提醒他近日或有暴雨倾至。

  南山营地做足准备,挖掘搭建防雨战壕与炮棚四座,同时向围困升龙城的刘显、俞大猷请求援军。

  陈沐是有雨天作战经验的,他知道雨天只要工事完备,他的旗军依然能拥有远超旁人的战力,但他更知道雨天时自己的缺点。

  他的旗军早将弓弩清出战备,不单单派至安南战场这些军队,整个南洋军,都没有弓弩。

  莫敬典则恰好相反,他们重弓弩冷兵,轻火铳鸟铳。

  安南这片烂地,这场大雨带来辎重运输困难尚能克服,但他的旗军在雨中只能守御不能机动的缺点,也必将显露无遗。

  而且有可能,莫敬典比邓子龙还更清楚暴雨将至。

  因为在邓子龙提醒陈沐的第二天,雨还未下,盘踞南山的林满爵便派人发来急信,三支数千人的北朝兵将自南山向北调遣,其中一支被林满爵击至溃散,另外两支突围向北走了。

  随后陈沐急调邵廷达将兵北上,仅截下一支,另外两千余敌军不知所踪。

  紧跟着,又有四支敌军向北行去,这一次他们守备得当,林满爵不能得手,双方战于山下互有胜负,随后林满爵退回山中。

  陈沐担忧被调虎离山,并未再次向北增兵。

  现在,雨来了。

  “山南我能堵,山北堵不住,调林满爵、邵廷达撤回来;武桥,再调苏禄三千旗军交你,与张世爵交替换防大营西面山道。”

  “道路泥泞,我不知俞帅刘帅的援军要行军几日,准备死守。”

  南山大营,陈沐发号施令后撩开帐帘,扑面而来的水汽与凉意涌入帐中,他带着些许忧虑放下帐帘,回首道:“几场小雨,天时可分一时胜负,改变不了战争结果,国都都被攻破,莫敬典也只剩负隅顽抗了!”

  邓子龙抱拳领命,起身出帐步入重重雨幕之中。

  雨滴急促打在帐布,令陈沐心神愈加烦躁,这场雨来得不是时候,令战局横生枝节,原本他可以在付出些许伤亡的局面打赢整场战争,但这场雨可能会让一切变得不同。

  “走吧,去巡辎重营地。”

  陈沐话音刚落,杜松就已将精编雨衣披在他肩上,皮靴踏入营地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