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第2页)

  中南半岛矿产几何、亩产几何、玉石几何,他们不知道,陈沐知道。

  他忙,旗军也不得闲,往来奔走测绘地图的测绘地图,例行巡逻各地的巡逻各地,在暹罗、阿拉干边境陈兵震慑的陈兵震慑,剩下的人则忙着把腌制好的耳朵精请出来,各部依照战功、战报来先期分配战功比例。

  不能按数目来算,依照六部记功官吏的吝啬劲儿,一千只耳朵精到他们手里能查验五百就已经是开了大恩。

  现在这帮吝啬鬼要来了,这关系到旗军富贵,是万万不得马虎的。

  但那是旗军的想法,陈沐不这么想。

  “过去军功,南洋军府自筹自算,朝廷都没过问,只战报传送还京便了事,户部是不给兵部拨银饷抚恤的。”

  白古王宫内扎起了中军帐,朝廷官吏要来,陈沐也要在意自己的作为,他端坐帐中磨痧着短短的胡须,与邓子龙等人合计道:“张阁老这次,是什么意思?”

  听着邵廷达笑呵呵地道出:‘朝廷要给咱发饷呗!’这种痴心妄想,还能得到诸多将校的赞同,陈沐很是灰心丧气——他从未如此思念老疯子徐渭与力学单位赵士桢。

  “怎么,沐哥不这么想?”

  邵廷达的笑脸缓缓憋住,胳膊肘轻轻碰碰没说话的石岐,道:“说书的,这啥意思?”

  石岐没好气地看了邵廷达一眼,道:“咱的好日子到头了,六部要拿南洋军府的权,弄不好这还只是开始……但帅爷的好日子要来了。”

  石岐前半句说出陈沐心中所想,自朝廷派遣记功官来三宣六慰,并计算南洋军战功时,陈沐心里就有这种感觉,他对石岐道:“说说,好的坏的,都说说。”

  “二爷,这不是军议吧?行,那我就随便猜猜。属下觉得朝廷派人记功,也不会给南洋旗军按功发赏,北边二帅部下战功赏赐、抚恤算下来少说二十万两,咱南洋抚恤少、但战功也不少,首级功不如他们,但首功、奇功、攻城功、野战功,赏银一点不比北边少,兴许还要更多。”

  “别说是朝廷给咱赏赐,朝廷不让南洋军府把北边二帅的赏银一并出了,就不错了,而且估计南洋军府出北边二帅部赏银的事咱跑不了,无非是换个说法,或是从南洋今年京运里刨出来。”

  “不为发饷,那肯定就是南洋军府权重,朝廷想法子分权,不过这是海外,如日中天的时候分权,颇为不智。在下斗胆猜测,朝廷并不单单是想夺二爷的权。”

  陈沐排行老二,早年白元洁就叫他陈二郎,南洋系将官都是旧部,私底下瞎称呼惯了,陈沐并不在乎,不置可否地点头道:“你接着说。”

  石岐受到鼓励,点头道:“上面那是最坏的结果,朝廷猜忌,来分帅爷权;要说好事,诸位不觉得帅爷官职太久没升过了么?像俞帅那样,就算再怎么遭贬,官衔要往上升吧?”

  邓子龙笑道:“往上升,能升早升了,别管在外海还是入朝中,内阁那位阁老是清楚陈帅才干的,能往哪升?”

  “要说一省总督,或换个军府做都督,我邓子龙把头放这儿,要说陈帅没做这个的才能,邓某把头换成这个!”

  邓子龙拍着沉香木桌案这样说着。

  接着话锋一转:“可要真做一省总督?”

  “那不是光有才能就能做的,那些老官儿说话做事,大帅能听懂?一声令下能像南洋军府使命必达?”邓将军俩手一拍,道:“上任用不到仨月,保准气得让杜松提火药筒把下属官吏府邸炸个遍,弄不好直接朝衙门放神威箭了!”

  陈沐觉得邓子龙是把话说到点子上了,张居正应该比邓子龙还清楚,让他办事,不能有所掣肘。

  那现在这是什么意思呢?

  石岐听着邓子龙的话光偷笑,笑着见陈沐眼光又朝他往来,连忙接着道:“因此属下猜测,只是猜测啊——南洋大臣,除了陈帅,其他人都做不好,就算高公来做,也是不成的,因为高公不会带兵打仗,只有陈帅能做。”

  “但陈帅不可能一直做南洋大臣,过去哪怕有新明岛,到底还能算南洋,可现在西边出了马六甲,东边马上要组织船队去墨西哥,这还能算南洋?那南洋得多大,直接改名叫海洋大臣得了!”

  “倘若陈帅官升旁处,南洋军府何去何从,南洋大臣还能有倾国之权?”石岐摇摇头,前一刻还言之凿凿,见众人都不说话,心里又麻了起来,道:“我就是猜猜,朝廷总不能就因为猜忌就分权吧,那过去那么多猜忌,陛下与阁老还不是对陈帅极为信任,不能是猜忌。”

  “我就是猜猜,都别当真啊!”

  石岐这么说了一句,紧跟着纳头便拜,道:“陈帅,别管你去哪,一定拉上我啊!”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