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第2页)

  “亚墨利加与欧罗巴有多大,诸位都看过天下舆图,哪怕大明仅能支配三分,待诸位百年,尔等后人皆傲称我祖乃大明柱国!”

  “求忠孝国家的,东面是你最该去的地方;求名的,名留青史;求官的,官居一品;求财的,家财万贯。”

  “此时朝局未必是真动荡,天下大势却是真千年未有之机遇,能于此相媲美的或许仅先汉开西域。陈某今日说了,今后就不会再提此事,想忙着站队取晋身之资的,我不会拦。诸位皆比陈某年长,陈某不会妄自尊大地与诸位说好自为之,但万望诸君谨记——求仁得仁。”

  该提醒的都提醒了,陈这话主要是对那六部北洋分局的主事说的,在这些事上武将不敢跳出来,更何况南北讲武堂自有军人传统,他们知道自己受训是为了出塞与出海,对国中人事动荡并不感兴趣。

  他们是新军将领,真正关系他们切身前途的只有一个地方,北洋。

  天下没有人不重视新军,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北洋这样为他们操练得心应手的配套部下,只有在北洋,他们一身所学才能得心应手,也只有北洋,才有仗打。

  说完了,陈沐也不管旁人阴晴不定患得患失的脸色,抬手道:“君瓒此时想必已养足精神,请将此行东洋见闻回报给六部诸位主事。”

  他口中的君瓒,名叫杨廷相,是随同唐胡安一同去往西班牙的使者。

  福建泉州晋江人,匠籍出身,也是三年前被调往南洋的新科进士,成绩在同年中排名一直偏下,福建乡试第六十六,会试第一百四十一,登进士三甲第一百八十名。

  以他这个成绩,同那些起步就能进翰林院的天之骄子不同,原本首选会任大县丞或小县令,捱到这个时候,运气好能进六科做个七品给事中,往后再升就得看造化了。

  但有些人天生就有扼住命运喉咙的能力,在杨廷相被分派到跟随张元忭等人至马尼拉的头一年,跟着海瑞去班诗兰城左近任一小县令,任职不过半年,在一次同时任南洋军府佥事的高拱谈话时听见上官对知晓海外夷事人手不够的忧虑,当即出言,为自己拿下进海军讲武堂作为三期学员的通行证。

  他是南北讲武堂第一个进士学员,主修战船科、辅修兵器科,算没丢下出身带给他的手艺学识,能背下十二万字典籍考取大明帝国十万里挑一的进士三甲,学起海军事,南洋、葡夷、西夷的几门语言如探囊取物,待学期满,以全甲毕业。

  毕业那年正赶上明西议和在南京签订租借塞维利亚条约,全天下都找不出人比他更合适出使——像班超出使西域般的荣誉,轻而易举的被出使南洋的杨廷相收入囊中。

  这一年,被称作文武双全的杨廷相三十一岁,气宇轩昂地立在北洋衙门正厅,拱手向厅中同僚行出一礼。

第九十八章

偏见

  “卑职此次通航西国,在其国中过城池三座,先入塞维利亚至其国都马德里,后于阿维拉短住三日,回塞维利亚起航,向西起航去往亚墨利加时亦借机于葡国里斯本稍作停靠,其国言语、文化、人种皆与我不同。”

  “其地大且广、垒石为城、俱有圆石马面墙,戒备森严,土地肥沃然耕作不得其法,田禾甚薄故百姓衣不蔽体甚为贫困。海岸多有僧侣煮海为盐,寺庙多工匠专事打制,上至兵器甲械下到酒盐诸物,每城中心必有广场,广场必有常日市集,僧侣日夜往复将寺庙货物运至城中市集专司商贾贩售。”

  “气候季节近我,国人勋贵武者肤白黄相杂,近西域种,服饰甲具尚黑,男子多佩剑,唯喜斜跨红绸、半披黑篷,戴圆檐软帽多饰赤青鸟羽,以为倜傥。”

  “其国僧侣权重,国王亦甚为所惑,僧人多剃光顶发留四边以示虔诚,披大袍饰银架以辨身份。其国无国法,以僧侣寺法治理国家,王宫为勋贵享乐,每遇纠纷,国人即寻‘宗教裁判所’,国人性烈尚武,亦不禁私斗,每酒肆言语不善即为仇家,于街市拔剑相斫。”

  杨廷相以一种天朝上国审视海外蛮夷的口吻面无表情地叙述着他所认知的西班牙:“在塞维利亚,在下遇到几名我朝沿海百姓,皆为早年被骗、被倭寇贩卖至亚墨利加或葡国,在当地被称作‘印第安斯人’,实则为双屿百姓,多已于其国娶妻生子,最年长者已八十有四,命途辗转。”

  “此次自西国返航,在下带回十六名异乡百姓,有一人名为翟哥儿,嘉靖二十五年被葡夷总督卡斯塔涅达自双屿带走,离家时仅六岁,同船被诓走百姓有十五人,先后经利马、巴拿马辗转数年,途中遇法兰西海盗,被迫至里斯本,被贩至鞋匠家中做仆从,至十一年前,又被僧侣莫拉雷斯骗至塞维利亚。”

  “在塞维利亚,翟哥儿在寺庙中为莫拉雷斯做鞋,积攒微薄酬劳等待其依照约定送他回宁波,直至林来海战后,莫拉雷斯欲至亚墨利加发财,以九十二杜卡特金币的价格将他卖掉,在下至马德里时,正逢翟哥儿于宗教裁判所状告僧侣莫拉雷斯。”

  说到这,一直面无表情陈述的杨廷相初次露出骄傲神色,道:“根据条约议定,夷人无审理、处置我天朝子民之权,故在下于马德里城中市集开审,三日处理案件四百七十七起,还客居马德里九十四名明人清白。”

  “不过在下疑惑于胸良久,还望陈帅解惑。”

  陈沐早就沉浸在他所诉说的关于双屿岛小孩翟哥儿的故事中,正想着等议事结束让杨廷相找人将这个翟哥儿寻来,在美洲、欧洲生活二十几年的明人可不多见,他耳濡目染的常识对大明来说价值远高于其做了一辈子的鞋匠手艺。

  不过要说起来,这个杨廷相真的胆大包天,跑到曾于明朝发生战争的西班牙国都,去审理案件——陈沐一直认为此时尽管条约上已经签订,但真正落实还要等军队过去才行,没想到这会儿就让杨廷相给办了。

  突然听到杨廷相有疑惑,点头示意他说出来,接着便见杨廷相走了两步,道:“在下于马德里所审四百余桩案子,多为亚墨利加土人假扮明人,想得以恢复自由人的身份,为何西夷葡夷其貌诡异,那亚墨利加土人却与我相似近乎难辨?”

  “此事我也不知,兴许是先民渡海东迁?亚墨利加北方与努尔干都司故地极近,咱们的麻帅就是冬季北海冰封,趁海不注意拿两条腿走过去的。”

  东洋大帅说了个俏皮话把自己逗笑了,随后正色道:“他们是怎么过去、或原本就生在那都不重要,他们的君主被处死、国家被灭亡,自己都不知道是从哪来又要往哪去,如今被奴役的被奴役,没被奴役的七零八落分散各地。”

  “西国夷人可以用囚禁、奴役、混血、驱使来让他们使力,我们就要以同体同肤接纳他们,令其归心——杨君瓒,既然你这么好奇他们是从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