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章(第2页)

  唯独邹元标的奏疏,实实在在地触怒了张居正。

  并非那些猪狗不如之类的脏话,而在‘旨意’二字。

  尽管旨意并非单指圣旨,但在邹氏的奏疏中显然会让人想到圣旨。

  事情已经定了,张居正本身就很难使唤动张翰,再说皇帝当朝将事情定下来,不付出很大代价,张居正也不能改变这件事。

  但他有成本更低的手段。

  不过现在陈沐认为邹元标说得没错——游七来向自己传达的,也正是张居正的‘旨意’:不能让邹元标活着回到大明朝的土地上。

  意思很清楚,却像个笑话。

  像摄政王一般总领朝政、好似无冕皇帝般的张居正,绕开一切朝廷程序,私下里授意陈沐杀死一名二十六岁,不入流的刑部政务观察员。

  陈沐嘴角扬起微微摇头,轻拍着船舷护栏对赵士桢道:“今夜回军府,把他们几个叫到衙门去,让我好好教训教训他们,还不想活了?”

  “那些不想活了的人,没哪个是真想死,只是不想这么活,我来告诉他们将来真正的活法!”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

  陈沐仔细想过这个事,目标是谁不重要,张居正很自然地让游七来传达这件事才重要。

  就算年幼不懂事的皇帝在气头上想杀这几个人,都要采取廷杖的手段,要么就是听信了陈沐的谗言,哪儿遭罪把他们派到哪儿去。

  张居正就一句话,不能让邹元标活着回来。

  他这是把自己当成谁了?

  张居正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不重要,可他把陈沐当成什么,一个杀手?

  陈沐是杀过数不清的人没错,但军法归军法、战争归战争,他的身份是在海外有足够自主权力的将帅,如果国家利益大到需要策划一场战争他自然会去策划,死多少人都在所不惜。

  但这算什么?

  领导国家靠的是皇帝的任命与朝廷的推举选拔,做事靠的却是强大到影响国家的私人影响力,也就是俗称的权术能力。

  陈沐开始明白,一直受张居正提拔重用的张翰为什么会在张居正授意的许多事情上既不反对、也不同意、更不执行了。

  他今天遵命把邹元标杀了,明天哪个官吏惹了他,如果他的权术影响力足够,是不是也能绕过朝廷法度,派人提着南洋造炸药筒把别人府邸炸个底朝天?

  这是黑帮行径,不该出现在实际的帝国元首身上。

  北洋军府衙门正厅。

  夜里早就熄了灯,随大帅回还衙门,厅里镶嵌入顶梁柱的陶芯铁架煤油灯被点燃,将正厅照得亮堂。

  厅中赵士桢与五君子一同坐于客座,赵士桢动作不急不躁地向厅中那具仿制古董形制的伏虎博山炉置入香丸,以图静心提神。

  几人打着哈欠,闲不住的邹元标看着梁柱上煤油灯燃烧冒出干净的烟啧啧称奇,如同十万个为什么般向赵士桢问东问西。

  倒是见多识广的沈思孝全然无丝毫好奇,一副习以为常的语调说着还不忘大加点评,道:“早跟几位说了,陈帅有天纵之才,他待过的地方出现什么都不奇怪——不过这灯啊,还是要广州匠来做,那才是鬼斧神工,这个做的太粗糙了!”

  赵士桢眯起眼听着沈思孝夸耀自己幕主的本事,余光瞧着几人神情,邹元标是纯粹的好奇,这个人既能接受最好的待遇,想明白之后也不怕最坏的事情,单单心性就是个人才;沈思孝与艾穆这会儿人到北洋,看上去开朗不少,想必已打开心结,想通了。

  吴中行是没有任何心结的,他弹劾老师的奏疏一传上去,自己便带着副本去见过张居正,有愧归有愧、遭恨归遭恨,到底状告得堂堂正正。

  广州匠手工能力冠绝天下,锡器铁器陶器,样样精通,号称冠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