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2页)
太后与大臣对此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文臣与武臣中出了一个叛徒——这个叛徒一手缔造帝国巨大变革,还将原本属于文臣武臣合称相权的部分权力拱手交给君权。
一切都是从皇帝拥有自己的财产开始的,这确切追溯起来要从隆庆年作为开端,但隆庆皇帝不会花钱,都攒给朝着尚武大道跑步前进的万历皇帝,这位可是会花钱的主儿。
自个儿想干点啥,根本不用通过户部,直接取内币就把事干了。
四洋军府那么大一个香饽饽,六部趁陈沐走了争来抢去正夺着呢,就让皇帝直接派锦衣宦官把权搂到自己手里了。
乾清宫的耳房外,两名手持金瓜的大汉将军立在门前,他们身边另有一名插手而立的轻装武宦官,宦官腰间挂着手铳,但并没有铳子就火药。
火药悬在身旁大汉将军的腰间。
尚膳监的宦官已经带人捧着食盒等在外面了。
进入军事室,内里陈设照旧还是从陈沐南洋卫港家里搬来那堆东西,当然这几年万历在抢夺之道上也并非毫无建树——戚继光的甲、马芳的刀也先后加入万历的豪华收藏当中。
屋子角落还放了两门虎蹲炮,倒是正中间的桌案被撤掉,如今放在那的是万历舰的模型样船,甲板是桌面、艉楼当书架。
小皇帝在船舰前坐得端正,随手自艉楼取过几只信封,从中抽出文件拨了拨桅杆上的船帆,将信封中公文一一并排夹在帆骨上,敛起袖子将甲板清空,摆上两张白纸的同时自下层舷窗中抽出一支笔来在右手边架好。
做好准备工作,边抬眼看着船帆上各地军器监的公文,边对王安道:“上菜吧,把首帆往这边拨拨,离得远看不清了……朕的汉国都城叫人给端了?张鲸可别死外边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诳人
“不够咸!”
小皇帝一手拿着筷子在甲板前吃着,左手大袖向上快敛到肩膀,手上捏着风干的牛肉干注视着船帆上的公文道:“是你们给朕拿的不是军粮,还是说你们的军粮做的不好?”
牛肉干放回食盘,小皇帝一脸的忧国忧民:“北洋一期辎重船回来的时候就说了,旗军对酱饼并不喜欢,如果要把牛肉干当作主食,要再咸些,医科院不是已经有研究了么,汗里面是有盐的,人身上盐跑了就得补。”
“上次朕着全甲跑了四里就受不了,身上汗冒如斗,像洗澡一般心跳得感觉都要驾崩了,饮两杯盐糖水才缓过来,朕的旗军纵横天下,鸟铳手都要背负至少三十六斤,那一天得出多少汗?”
王安垂首道:“回爷爷,这牛肉干是去年朝廷下令、今年口市上的新货,戚帅在蓟镇整军备战,塞外都督同知与百姓们心惊胆战,是不会依照军粮来做的,他们会担忧天军有了常备的军粮,要出塞打过去呢。”
说着,王安眯起眼睛笑得难得带上些紫禁城里少见的快意,道:“这可是近几十年头一遭!”
小皇帝倍儿骄傲地一扬头,揣手道:“那是自然!”
朝廷九边的扯着口子带着血,伤痕横七竖八,最要紧的是财政。
嘉靖年穷不穷?隆庆年穷不穷?那万历年呢?
小皇帝这会儿能拍着胸脯说:爷爷有的是钱!
骄傲归骄傲,抬手端碗呼噜了两口小米粥,把碗推到一边看了看又觉得可惜,捏筷子把碗底金州卫上贡的海参放嘴里嚼着,一推碗拿起笔边写边含糊不清地念叨道:“肉干太硬,着塞外顺义王及诸部都督同知,来年口市不准贡肉干,国朝缺牛,贡牛,朝廷将草料折布、绸、珍珠一并……不对。”
小皇帝将布、绸、珍珠划掉,噙着毛笔想了半天,接着边写边叨叨:“精织诸色棉布、上好苏杭表里绸缎、海外至宝珍珠一并抵价。”
这操作看得王安有些不明白,这些个名字在脑袋一直转,下意识问道:“陛下,这布与精织诸色棉布,有何分别?”
小皇帝听到说话,不自觉地挑起眼睛抿抿舌头,入口一片毛茸茸,皱起眉头气呼呼地看着手中毛笔,用鼻子狠狠喷出气来,抱怨道:“朕这小时候落下的毛病怕是好不了了——分别?分别可大了去啦!”
毛笔撂下,小万历扬扬下巴问道:“布是怎么来的?”
“织机织的。”
“嗯,现在你面前有两块布,一个的介绍是织机织的,另一个的介绍是苏氏七代织匠精造十二时辰织的精织诸色棉布,你觉得哪个贵一点?”
“感,感觉好像后边的贵一点?”王安脸上写满艰难,也不知道是小皇帝表述不清还是怎么回事,反正他觉得这两块布好像没什么区别:“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就是后边贵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