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5章(第3页)

  “可赤道在南边啊,我不是想要那一块牛肉,是要你带一块牛肉穿过赤道,如果这块牛肉没坏,你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坐着冷藏船把食物送到赤道另一边的人了,这不是很厉害么?”

  “好厉害啊!”

  赵士桢的语气挺到位,但耷拉着眼角,讲话根本不走心:“大帅,你随便说个我尚未出生之前的事,有什么我们不是第一?”

  突然一下,陈沐还真没想到。

  不是因为确实是第一,而是因为陈沐无知——陈沐就是这么想的,因为突然二下,他还是没想到。

  “你赢了,阿根廷半年游属于你。”

  赵士桢没有犟嘴,因为他知道犟嘴也没什么用,非常平顺地接受了这个现实,道:“那让我多带点硝吧,好歹多买几头牛,带一块肉回来多亏啊!”

  “你给我带几头牛回来才真亏,五两硝制一茶杯冰,想冻一块牛肉好歹得一斤,一斤够用一个时辰,你还想给我冻几头牛?够打一场仗了,你当作冰墙呢,凉快一点儿就舒服?”

  陈沐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怎么蹦出这个想法的,他只是觉得想试试,刚好看赵士桢最近有点烦躁,让他在海上漂几个月清醒一下。

  其实他真正想做的是冰柜,可什么东西能真正实用的制冷呢?他不知道。

  也许等赵士桢完成这次创举,后面带来的影响能够为他找到突破口。

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给

  其实北洋有许多保存食物穿越赤道的方法,并非只有冷冻一途。

  赵士桢还未踏上行程,麻家港发出的船队便已经乘风破浪抵达常胜,四条大福船与十七条造于麻家港的单桅快船装载着数不清小口大肚的陶制坛子送来港口。

  “知县赵用贤告诉我,麻家港今年自给自足了。”陈沐拿着书信站在衙门二楼面向海岸的窗台,看着港口码头长提停靠的鹤翼大船,脸上浮起难以言明的复杂笑意:“麻家港居然自给自足了!”

  界县的艾穆还没自给自足呢,前些日子还发来书信说经过勘探,在界碑立县之处被西人称作‘加利福尼亚海湾’河口处的土地极为肥沃,与长江河口地质相似,言称要大开垦殖,必保来年界县近万口生民自给自足。

  这可好,人家麻家港天寒地冻的,就已经自给自足了。

  从麻家港发来的二十一条大小船舰运输货物到港皆为泡菜坛子,不过里面装的不是泡菜,而是四千四百多坛密封好的牛肉,每坛三斤,都是先用盐、花椒等香料腌制后密封装好。

  据说只要不开坛,一直能放。

  这些牛肉是赵用贤送到常胜来让驻军食用的,并不换东西,在更早时船队经过金城,在那拿四十根海象牙和五百只鹿肉罐头换了谷类、豆子,还让人在入冬前赶二十口猪、二十只羊去麻家港。

  并用罐头支付了七百副皮张的鞣制费用。

  衙门里的邹元标惴惴不安,那俩手就跟多动症似的,一会儿动动这,一会儿动动那,末了在屋里兜转几圈就要叹口气来,憋了好长时间才对陈沐问道:“大帅,您说赵知县他教人运来这么些个牛肉坛子,他也不找我换东西,我是不是该给他送些什么?”

  “邹知县,纠正你一个错误,那些牛肉坛子虽然在常胜港卸下船,但不是送给你常胜县的,是交给东洋军府,你明白这个区别?简而言之——关你什么事?”

  邹元标突然怔住,紧跟着却更加患得患失,看上去怕极了陈沐狮子大张口,小心翼翼问道:“那下官是不是也该给军府衙门送点什么?”

  常胜确实早就自给自足了,不但自给自足,邹元标还敢保证老百姓日子过得比麻家港好得多,可他能送啥呢?常胜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

  说着,邹知县那小眼儿就瞄向一边揣手端坐准备迎接漫长假期的赵士桢。

  “要不,要不下官给军府送几个水泵?”

  邹元标说的水泵不是蒸汽泵,还是北洋军营水房的老物件,手压水泵。

  学以致用《陈氏道德经》的赵士桢把这个东西装在脑子里带到新大陆,常胜的东洋军府军器局各个部门眼下初立,亲兵文吏对此早就怨声载道,让赵士桢赶紧把这东西的构造从脑子里倒出来。

  别管亲兵还是旗军,他们在北洋用的都是手压水泵,到了这边基业草创,打个水井这种土工作业也是工兵营的老本行,倒也没什么,可时日久了成日提水劳累,谁会没有抱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