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8章(第3页)

  这一层又一层的迷雾,叫不信神。

  像未来不远出现的科学一样,在坚固的城墙下挖开一个角落,而这些神学家并非是因为善于研究而开始研究,现在只有十九岁的培根——他只是想用平生所学,去捍卫。

  不论是用数学还是用哲学,去捍卫基督教存在的正当性。

  正如同历史上的牛顿,研究物理、牛二定律,并得出结论,在万物之力开始之前,上帝踢了一脚,给予世间万物初始的力。

  “如果人们知道明国的情况,会为之惊讶的,为什么这些异教徒,甚至都不该称他们做异教徒,他们没有半点虔诚,这很奇怪。”

  培根非常认真地皱着眉头:“他们应该不会杀死我,至少看上去不那么野蛮,我可以四处走走,研究他们的生活,究竟为何能让他们过上这样的生活。”

  “不必担心,像这样的研究不是第一次了,我们曾经遇到过更危险的时期。”

  培根指的是欧洲与奥斯曼的战争,在漫长的战争中数不尽的基督徒加入奥斯曼,因为在漫长时间里奥斯曼显得更有帝王气象,他们包容一切,并从中吸收优秀文化。

  更聪明也更明智。

  “我想,我会得到一些什么。”

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压

  很快,陈沐就看到了德雷克从英格兰海岛上启程时带出的货物。

  货不多,但做工都还不错,但相应的,价格也很高。

  以呢绒为例,英格兰出产的呢绒为两种,一种是素色宽幅呢绒半成品,尚未染色加工,价格为每匹三十五佛罗林及五佛罗林的运费。

  佛罗里是金币,一枚重一钱,而英制的匹则为十丈长、五尺宽,很大。

  而明制一匹为长三丈二尺、宽一尺八寸,面积上比英制小六点五倍。

  这意味着一英匹呢绒半成品价格在明朝值金三两五钱、银二十八两。

  而经过染色加工后的呢绒,价值还要再膨胀三成。

  “大帅,还有个问题是他们用金结算,国朝一金八银,而他们一金二十银。”

  从金城被紧急召集过来的程大位拨弄着算盘,虽然在军府官邸神色有些谦卑,但他确实是整个新大陆对算学有最深理解的人,他对陈沐说道:“倘以金结算,则一匹未经染色的呢绒价比加工成品的潞绸贵近六倍。”

  陈沐翻翻眼球,问道:“那其他的东西呢,价格比例?”

  物价贵这是在陈沐预料之中的,欧洲正处于价格革命的过程之中,赵士桢查阅避水阁内存放西班牙历年物价资料得出西班牙的物价一直在不断攀升,欧洲是一个整体,以西班牙占据半个欧洲的体量来说,没有任何国家能在浪潮中置身事外。

  算盘在官衙偏厅打得噼啪作响,东洋大臣陈沐、军府主事赵士桢、知县邹元标等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程大位,让算学大师的额头不自觉地冒出汗水,越算越紧张。

  一个个数据被罗列下来,程大位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当算盘声停止,他用硬笔在纸上写下最后一条,搁置在旁再抬起头时,脸色非常不好:“大帅,除玻璃外所有物价都高于我们,包括盐、棉、羊毛、面粉、铜、铁、煤,都高,高得多。”

  “而在质量上,他们产量最高的呢绒并不比我们在麻家港产的好,至多不过是伯仲之间;铁制品与铜制品则大多粗糙,硬要比的话,不说闽广,两京一十三省随便哪个卫所军匠都能做出这样水平的东西。”

  在制造业尤其是纺织行业,古中国就从没怕过谁。

  “只有玻璃比我们的琉璃价低,如果没有大帅做生意别出心裁的方法。”程大位说了一句褒奖但让人听起来并不像在夸奖陈沐的商业才能,他说道:“那么除了用货物与黄金大量换取白银外,向他们买什么都是不划算。”

  黄金换白银?

  陈沐觉得这并不合适:“还是用货物换更好,我们的金不算多,不够支撑大宗货物买卖,何况才两倍利润,不值得商船跑一趟。”

  赵士桢突然开口道:“大帅,学生有疑惑存心许久,为何大帅不愿让西班牙王室赚钱,却不在意英格兰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