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9章(第5页)

  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爷们儿究竟错过了什么?’

  刚才皇帝还好好的呀,在那念叨着什么‘宗室大学’、‘给朕带美宫人回来’之类的话,转眼就变了脸色。

  嘿,他娘的,端是个天威难测!

  他哪里知道,就刚才那一会儿,万历已经在脑子里把朱常洛潇洒的半辈子过完,就连给他带回来的美宫人嘴角的相思痣长哪儿都想好了!

  最后一合计,自个是读书、操练、习惯性罚跪,虽然自己不哭,可没少拱着火让潞王连哭带闹哇,最后怎么样?

  也不就是多去了个天津。

  反倒是这个八斤二两的白胖小子,连个爹都还没不会顺顺当当地喊呢,就啥都轻而易举地得了。

  多气人呐。

  “唉,最气人的是,这事还得等,朕还得等十几年,太漫长了——王安。”

  “嗯?”

  “要不你也去吧,去东洋,把宫里的画师、还有那些写字的都带去,把你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部都给朕带回来,朕太想看看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挣扎

  “下巴放低,背弓起来,对,两手抱在胸前,左手包右手,然后说:军爷。”

  百丽儿攥着支带东洋军府标志的马鞭背在身后,高高扬着白净下巴指点着左右两列伦敦百姓,最后两字的军爷叫得又响又亮,不忘补上一句:“最好笑着说,做有礼貌的人。”

  此时她足蹬黑皂靴、下着蓝布棉裤,上穿东洋军府背后有团龙的棕色棉曳撒,披着件不知从哪件大狐氅上扯下的毛皮披肩,还戴着顶有木柱的圆沿儿大帽。

  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此时此刻,百丽儿身处伦敦城西郊四十五里名叫刘志庄的农庄上。

  她的身份不再是伦敦城内的俘虏,而是刘志庄主、东洋旗军火兵刘志的小伴当,负责教化庄上从伦敦迁出的四百三十户百姓。

  杨策的西汉联军进入伦敦城后,城内外的战争仍在继续,不过伦敦塔城坚难破,即使在泰晤士河南修造炮台后依然难以攻破。

  故而,围城的事便被兵多将广的杨策接受,打算围死城内的查尔斯男爵,或者干脆等到他投降。

  应明则接手了更加迫在眉睫的问题,便是伦敦城的百姓生计问题。

  实际上这对整个‘普州’这一隶属大明王朝的海外行政区划都是亟待解决的事。

  如今普州已有英格兰近三成土地,这些土地在万历十一年为黑死病、战乱所祸,多几近荒地,百姓也逃的逃、跑的跑,即使仍在普州治下,也早离家乡有百里之遥。

  有人在明军不曾介入的土地上私自开垦,同流民争夺;有人运气好,在明军东征的路线上,则被官府授予田产。

  土地需要丈量也需要重新分配,有些地方百姓多、有些地方百姓少,都要有官府作为权威力量来主持公道。

  可是普州的官府?那就是个名义上存在、但实际上不存在,就连应明都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东西。

  别说所谓的普州了,就连普利县的衙门,都基本上是个大市场,首要职能是商人把有意思的货物放在衙门口,做买卖也在衙门口,因为知县总会突然要求衙役出门买点奇奇怪怪的东西回来做实验。

  说它不存在吧,有矛盾有问题的百姓到衙门确实是能把事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