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3页)
魏四爷连汉字儿都不识得多少,还指望他能弄懂这些字儿?全靠刘志、费三、百丽儿气急败坏地给他多方猜测、互相翻译、心电感应沟通。
之所以气急败坏,是因为大伙儿觉得这些法律条文都很无礼。
其中固然有一些讲道理的条文,比如老鸨不能违背妓女意愿强买强卖;不可借贷给妓女超过一定数额以免其还不上债务;宗教女性、已婚和孕妇不得参与此行业之类的。
但更多的,在魏四眼中就很过分了,诸如不能交男友甚至不能结婚、不能穿围裙以免和良家妇女混淆,必须陪当晚的最后一个客人过夜之类。
一旦违反,就上交罚款或遭到监禁,严惩不贷。
罚款上交给谁呢?上交给温切斯特大主教,以至于伦敦下城的妓女都被人称作温切斯特的鹅。
为了搞清楚这些法律条文,魏进忠带人霸占了伦敦下城贫民窟里的修道院,这是贫民窟唯一一座宏伟高大的建筑,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有可用广阔来称谓的院子。
前院是精心照料的花园与绿树成荫的公墓,正当中是华丽的主教堂、辉煌的穹顶,两边一楼是祷晚祷和弥撒的小教堂、更衣室及神学院的教士,二楼则是修士们装点豪华的卧室。
那些卧室绝对称得上豪华了,首先在这个时代的英格兰,有卧室就是豪华,因为当前连卧室这个词:Bedroom,还没出现呢。
这个词是莎士比亚在好几年以后造的,首次出现于1594年5月2日首演的《仲夏夜之梦》。
魏进忠在伦敦城里的民居都没见多少人能用得起玻璃窗,窗户不是四四方方的透风窟窿就是被木板钉死了,可这修道院清一色都是多彩玻璃。
当然关于这一点,其实是魏进忠的错觉,玻璃窗虽然昂贵,但还不至于伦敦城内的贵族商人用不起,只是——只是逃难的时候,大户人家选择把玻璃窗拆下来放在马车上带走了。
所以留给他的就是一个四方透风窟窿,这事不光在英格兰,在法兰西在西班牙在意大利,都很流行,主人出门带着窗户走就像后世人带手机出门一样。
最过分的是,这修道院在地上有两个仓库,地下还有两个大地窖,一个存粮食、另一个就直接是个啤酒厂。
魏进忠专门派人数了,四百二十桶发酵完成的啤酒,还有一千三百七十桶正在发酵的啤酒。
绝了。
在这个人口众多的伦敦城南贫民窟,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是偷、是抢、是赌、是嫖、是醉生梦死,是浑浑噩噩,是捞偏门。
那些赌场、妓院、酒馆统统要高昂税金,作为城内不允许的事在这里允许的代价,税金交给谁?
交给教会。
这些娱乐场所都要喝酒,酒从哪儿来?
从教堂买。
妥妥的。
在魏进忠学问有限的小脑瓜里,上一个能形成如此完美商业闭环的人叫陈沐。
现在这个商业鬼才赤条条地像头白条猪躺在教堂外面的草地上,为避免有伤风化,魏进忠还让人给他拿了个毯子盖着。
因为半个时辰前,魏进忠带着一小旗东洋骑兵、二百牧野兵包围修道院打算把这占了差点法律文书时,修士们都跑了。
只要不带着法律文书走,魏进忠也懒得拦。
唯独主教在楼上不知道干嘛,没跑。
等明军敲门就听到破窗声,可惜一代商业鬼才竟在紧张之下忘了他住二楼,修道院的层高又尤其挑得极高,就这么摔断了腿。
至于他屋子里跑出去那个披着床单丰乳肥臀的姑娘是谁,魏进忠不知道也没问,反正从窗户上看,白色亚麻床单跑进了隔壁的修女院。
如果说主教的私人小金库令魏进忠原本郁闷的心情转瞬扭转,那么隐藏在地窖的大型啤酒作坊则让他甚至可以忘记自己刚被人打过。
不过伦敦妓院行业的乱象,还是很快毁掉了他的大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