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3章(第2页)

  新分封的土地、新出售的商路、新授予的爵位与新售卖的垄断,都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才能持续产出价值。

  其实本来这对德雷克也不算什么打击,他能挺过去的。

  哪怕把牙齿咬碎,他也要挺到刘汝国支撑不住。

  直到知道站在对面的刘汝国,顺天安民义军根本没有军饷这回事。

  世上最让人感到傻眼的事莫过于此,德雷克一直寄望于对手失败在一个从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上。

  等到真相大白,让他濒临崩溃。

  一直以为大家都花这么多钱,我还一直有苏格兰支援,没想到你压根不花钱!

  也许在知道这事前,德雷克还能扛两年,可弄明白这事,德雷克突然就不对继续扛下去有任何寄望了,反而砸钱动员贵族、农奴还有原先城内的居民,在城北当作第二道防线的河流修起一座大棱堡。

  几乎是成败在此一举。

  权力是一种配合的游戏,对此时此刻的德雷克来说,愿意配合他玩下去的人,越来越少了。

  而在对岸,越来越多。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对面穷的连军饷都没有人们却愿意追随刘汝国,如果说是因为贵族,他德雷克也不是贵族啊!

  前线的哨兵在傍晚向德雷克汇报最新的军情,一支渡过默西河试图肃清明军哨兵的部队在南岸登陆,随后被一支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小规模部队全歼。

  在那之后,那支小规模步兵聚集起更多部队,在河岸边安设营帐,于下午向石桥发起突袭,随后突破桥头二百守军,占领桥面。

  在哨兵启程时,他们已经向东西两侧沿河岸肃清哨兵,拔除每个英格兰苏格兰部队安置在前方的哨所,可以想象,在这个傍晚,明军正向默西河北岸集结。

  留给德雷克的时间并不多,一支侦察兵小队越过被大军压境兵荒马乱的城镇,在夜幕降临前的最后一刻,登上钟楼眺望着郊外河岸那些灯火通明的营帐。

  那些他们从未见过士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侦察兵看到人们在营地摆放的大炮,以及远远超出他们预料的敌军规模。

  在夏末的夜晚,双方调集超过三万规模的兵力,波及十余万人的生活,在曼彻斯特这个狭小到不过方圆三十里的区域,反复调动。

  死里逃生的孟信继续前进,他如愿以偿地渡过默西河登上对岸,却没能如愿收敛大哥与姐夫的首级。

  分不清。

  他分不清哪个才是大哥的头骨,也不知道哪个才是姐夫的脑袋。

  积攒心头半个月的怒火,只能让他在人来人往的河岸,面对数十根直插向天的尖刺木柱,在数十颗被取下的骷髅头中间哭成一摊烂泥。

  受命支援前线的部队是上杉卫的越后千户,百户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带队救下孟信,并把那伙敌人一个不留全部歼灭。

  这一次,还是他把哭成烂泥的孟信扶起来,告诉他:“明天,进军。”

  到现在孟信也没弄明白这个年轻人到底叫什么,他们的交流很不顺畅,就连他写出名字,孟信也认不全。

  所以在心里,孟信一直把他称作直江圈圈。

  直江很佩服孟信的忠义,更佩服他的胆量,凭几支朝廷铁炮就敢立在壕沟里对数十名敌人射击,并在十几天里射杀、打伤二十多名敌人。

  虽然南蛮人还是南蛮人,但这至少是个很厉害、站在自己这边的南蛮人。

  孟信想找直江要一把刀,可他没给。

  他很清楚孟信要刀是想做什么。

  在前线,顺天安民义军的士兵不少都有这种需要,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都有亲属、家人死在这场战役中,尤其像孟信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