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5页)
人群中有个小女孩,指着刑台下跪着的人群,不解地问她的娘亲,“他们为什么要跪在哪里啊?”
“他们是在为贤王求情。”
“不是坏人才会被砍脑袋啊吗,为什么要替他求情啊?”
那妇人将她搂在怀里,“傻孩子,贤王怎么可能是坏人,去年那一场雪灾,若不是贤王,只怕我们这些穷苦人家,早就冻死、饿死了。”
“那贤王是好人,为何还要被砍脑袋啊?”
那妇人不说话了,望向监斩官邓为民的眼中却窜着怒火,不只是她一个,群众里头多的是虎视眈眈盯着邓为民的。
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邓为民如坐针毡,扯了扯一旁周统领的衣袖,“现下刑场周围人群越涌越多,周统领你看你要不要再调拨些禁卫军过来,本官担心一会儿这些愚蠢的老百姓会闹事。”
周统领淡淡扫了一眼,顿时蹙起眉头,“不好办呢,邓大人,本官估摸怎么也有几万人,本官手里也不过只有三万禁卫军,就算都调过来,也无济于事啊?”
“更何况,这乌压压的全是人头,调了人过来也挤不进来啊。”
邓为民讪讪一笑,“是,是这个道理。”
陆深将两人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只眼皮子也不曾掀一下,反倒是瞧见乔装在人群中的陈十七后,不着痕迹地朝他摇了摇头。
陈十七的副将提着剑,压着声音道:“大将军,我们的人都准备好了,为何还要等啊?”
陈十七摇了摇头,“我也说不准,不过王爷自有他的道理,且等着才是。”
陈十七原本原本也看不上陆深,直到陆深叫他去军中历练一番,体悟到当初他在军中的艰辛才明白他并非一个花拳绣腿的王爷,更何况,陈十七捏紧了手中的黑骑军令牌,他实在没有想到,贤王竟然能在天子脚下的金陵地区蓄养十万精兵,这其中的财力和魄力绝非凡夫俗子可比拟。
虽则陈十七也并不是很明白,陆深圣旨在手名正言顺,兵力也不缺,却为何非要自己蹲一回大牢,如此迂回废事,但他想他总是有自己的理由在。
至申时末。
邓为民睇了眼望不到头的人群,很识时务地将手中斩立决的木牌递给禁卫军董统领。
可董统领又不是傻的,他可不想一会儿那些百姓暴动起来拿他出气,“邓大人,你我该各司其职才是,我只是负责维护安保秩序。”
邓为民讽刺地一笑,“秩序?董统领,您开什么玩笑?现如今还有秩序可言?”
董统领剪手在背后,望向宫墙上迎风招展的旌旗,是朝阳一般的红,一如陆深的赤子之心,耳畔要为陆深伸冤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简直是震耳欲聋,他忽而勾唇一笑,“董大人,你是文官,本王是武将,你该是比本官更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
邓为民装傻,“本官不懂。”
董统领并不知晓邓为民的底细,只当他是个卖主求荣之辈,并不与之深谈,只肃声提醒他,“邓大人,时候到了。”
邓为民闭上眼,正打算一声令下斩了陆深。
陈十七率领的部下当即凛了神色,将手摁在剑柄上,随时准备瞅准时机劫法场,可他们到底还是慢了一步,人流冲破禁卫军筑起的人墙如潮涌上法场,顷刻间便占领了整个刑场,与此同时,百姓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直到此时,陈十七这才明白,陆深如此大费周章做了这么一个局,无非是想要一个民之所向罢了。
后史书记载,建昭五年五月初二,贤王于午门斩首时,天降异色,为拥戴的百姓所营救,同一日先皇传位密诏现世。密诏言:梁昭帝在位期间,如若不敬天、不赈灾、伤手足、乱朝纲、喜酷吏,贤王陆深可取而代之。
第153章
后宫不可一日无主。
当夜,驻扎在城外的宁北军及宁远军冲破禁卫军的防线自东西城门包抄入了金陵。
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随着漫天的火光飘荡在金陵的上空。不过两个时辰,便将禁卫军逼退至皇宫之内,皇帝勉强靠着一万禁卫军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