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二)毒计(第3页)
步履安稳,不疾不徐,完颜什古迈进堂中,走得数步,一撩袍摆,大马金刀地坐进椅上,行止风度恍然如汉地宗室的贵胄子弟。
“刘公请坐。”
语调相当平和,一举一动甚合汉礼,并无太多关外部族的野蛮之气,反倒英姿勃发,自有威仪,刘彦宗只觉惊喜,血脉里流淌的某些习惯得到共鸣,越让他臣服。
谢过恩典,坐在右侧次位的高背椅上,完颜什古不急,笑着与他随意说话,云淡风轻,待管事奉两盏新茶过来,掩上门,才徐徐开口道:“刘公可知南朝近况?”
一句话,抹净堂中松散的气氛,刘彦宗不觉挺直,谨慎地思虑起她的意思。
“郡主是说那位新君?”
五月初登基的赵构,因汴京城破时不在国都,侥幸逃过一劫,也是仅存的宗室,于情于理,被拥立为新君都在意料之中。
摸不准完颜什古的意思,刘彦宗捋着美须讲了许多,都是泛泛而谈,不得见解,完颜什古知他谨慎,末了,才道:“父亲的意思是——战不如和。”
托言完颜宗望,刘彦宗眉心干跳几下,皮笑肉不笑地,“那王爷的意思是?”
完颜什古也只是笑,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盅,拈着精致的瓷盖,轻轻拂去汤面上浮动的白沫,小口啜饮,细细地品尝。
良久,她搁下茶盅,“父亲天性仁厚,南下伐宋全因赵家天子出尔反尔,先违盟誓在前,非出于好战喜杀,而是讨个公道。”
倒将屠城的金将完颜宗望说得像是慈悲的佛。
刘彦宗仍然绷着神态,完颜什古顿了顿,“止战议和,父亲自有他的考量。赵家天子虽然窝囊,国内却不乏良将,前有种师道,刘琦,后有韩世忠,宗泽等将,皆是誓死效忠的直臣,我军长道奔袭,四方征战,疲敝不堪,苦战绝非长久之计。”
“帝位归赵难免,南朝情势未可知,父亲忧虑是对的。”
“刘公,”话锋陡转,完颜什古倚着扶手微微前倾,盯着刘彦宗,目光深沉,仿佛黑夜蛰伏待机的狼,“如能在南朝中安插一人作为心腹,取信于赵构”
刘彦宗一怔。
在赵构身边安插心腹,他知道完颜什古想做什么,心腹能传递情报,暗中为大金谋利,若是能挑动赵构与将领们的关系,动摇军心,那么——兵不血刃。
好一条毒计,刘彦宗心中暗道,可很快,他也想到其中纰漏。
“如郡主所说,安插一人作为朝中内应,自为妙策,然而新帝初立,尚未有所作为,难知其秉性,想令奸细入朝恐怕相当艰难。”
派的奸细必然不能是金人,否则计泄,可哪去找一个既能忠心侍金,在朝中左右逢源,应对自如,又能短期内取信赵构,干涉诏令,挑拨君臣关系的汉人官僚?
想不出谁能托付,刘彦宗苦恼,完颜什古却笑了笑,xiong有成竹,“刘公莫虑,我自有人选,只是不知此计是否稳妥,所以特来拜问。”
总算道明来意,刘彦宗松口气,“借刀sharen,想要计成,需得一契机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