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第2页)
但是回想起来,那么多次简单的“在忙”,“在应酬”,“在跑业务”的消息背后,是他在外给人装孙子,回家了吐的像烂泥一样。
赵逸海从小家庭条件不错,教养也好,母亲是大学老师,父亲跟着爷爷那边做实体产业,不管是哪一方面,他的家人都给他绝对的助力,他过了十几年顺遂的人生。
后来他父亲染上了赌博,卖了家里两处房子,骗了他爷爷和姑姑一大笔钱跑了,至今杳无音信。
他怀孕的母亲也流产导致伤到了身体,难以支撑工作,只好闲赋在家。
赵老爷子体面,赵逸海的父亲再混蛋,他再迁怒孙子,再不待见赵逸海,赵家的孙子也不能像个野孩子。
他供养赵逸海母子,让赵逸海母亲能疗养,让赵逸海顺利读书,维护着家庭和睦的表象。
内里却是,赵逸海的姑姑一家都不满极了,愤恨赵老爷子把钱给他们花,巴不得赵逸海他们母子自生自灭。
赵逸海十三岁那年,和母亲开始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吃穿用度不差,甚至比别人家的孩子要优越一些,但是小小的赵逸海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他们母子的,都得还。
赵逸海做好他能做好的每一件事,成绩名列前茅,在爷爷家该不该他做的家务他都会主动去做,他只想让爷爷为他这个孙子骄傲,让他妈妈好过一些。
他腾出自己的时间免费给姑姑的儿子补课,只希望姑姑能少对他母亲恶语相向。
但是姑姑看到母亲吃进口的药片的时候,还是会冷嘲热讽。
赵逸海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望,终于放弃了用亲情安抚爷爷和姑姑,毕竟,赵家人,只认钱。
那个时候赵逸海就下定决心,要挣到很多的钱,还亲爹欠下的债,还寄人篱下的花销,用钱续母亲的命,买自己的尊严。
赵逸海十六岁那年,他母亲去世了,他还没来得及送给母亲任何自己挣来的东西。
赵逸海在一个有很多亲人的大家庭里,每年过年要拜数不尽的年,说数不尽的吉祥话,衣食住行也体面优渥,但赵逸海无比孤独,一无所有。
十来岁的年纪,是少年最豪情满环,充满希冀的年纪,有人想搞科研,有人想做儿科医生,但赵逸海只想早日获得足够为他带来安全感的钱。
又是三年后,赵逸海在冬夜里郑重而青涩的和我说:“我爱你。
”
那个时候的赵逸海会觉得温暖吗,会觉得没有那么孤独了吗
也许吧。
后来赵逸海上了大学,能兼职就不闲着,办校园卡,倒买倒卖小电子器件,替人写毕业论文,他什么都干。
周围的人见他行头气质当他是少爷,结果他比谁都爱往钱眼里钻。
工作了之后更是不要命的干,巴不得一个人挣十个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