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章 武器装备生产线(第3页)

武器装备生产线

“只是我得提醒你,武器生产的标准可是非常高的。”

“非洲那边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要是因为这些因素而没办法生产,你可不能怪咱们。”

这就叫先礼后兵,历史上我国也卖出去过很多生产线。

但对方因为各种原因,生产出的武器装备不仅成本更高,而且质量也远不如咱们国家。

想要发展军工产业,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

关国维的意思很明确,别因为生产线的事情,而影响了他们之间的军火贸易。

对此,苏文毫无异议。

陕北的红军啥都缺,就是不缺一腔热血的人。

只要有设备、图纸和原材料,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苏文随即微笑着举杯道:“那我就替非洲乡亲们,提前感谢两位首长啦。”

另一边,陕北。

自从红军兵不血刃的拿下肤施之后,各方震动。

受此影响,面对老常的白色恐怖,

许多有识之士,都把肤施当成能够拯救华夏的圣地。

一时间,不少进步男女,纷纷涌入陕北。

即使国军沿途设下重重关卡,依然阻挠不了他们的报国热情。

进入陕北的一条土路上,头裹白巾的老汉赶着骡车,此时正驮着一女两男三名年轻人。

他们三人带着的行李不多,一路上风尘仆仆。

头上、脸上和身上,早就看不出这个时代天之骄子的模样。

没错,他们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大学生。

要知道此时的民国,全国的文盲率在80以上。

但凡你能认几百个字,都可以自称文化人。

所以此时的大学生,已经不能用万里挑一来形容,说他们是百万挑一都不为过。

经过这段时间的长途跋涉,他们的脸上早已看不出一丝的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