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国院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 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第2页)

毕竟对方不是什么水货教授,相反,对方拿到过沃尔夫物理学奖,这可是物理界仅次于诺贝尔物理奖的最高荣耀之一。

不过既然对方已经举手提问了,也不可能避过去。

伸手示意对方提问后,徐川望向了这个不修边幅的老头。

“我观察到在报告者的论证数据中,在和爱因斯坦奖都有你的一份。”

徐川笑了笑,道:“不是我,是我们一起,你们的贡献也同样重要,我会在论文中加上你们的名字的,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闻言,小组成员脸上均露出了灿烂无比的笑容,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了。

一篇论文,通常可以有3-6个作者,一作、通讯作者、二作、三作等,不同的作者在论文中占据的份量完全不同。

这次的质子半径之谜解决,一作和通讯作者毫无疑问是徐川的,但二作和三作,对于小组成员来说同样不同忽视。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毕竟这是物理界出了名的难题,当前粒子物理界最前沿的问题,份量之重,可以说仅次于去年五夸克粒子的发现。

如果今年的没有什么新的重要发现的话,那么质子的半径之谜这个问题的解决的,将是今年最重大的成果。

能在这样的一篇论文上署名,哪怕是二作、三作,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有这样的一份履历在,他们在未来无论是寻找工作还是申请科研实验或者科研设备,都要容易很多。

比如来自哥廷根大学的娜娜莉·凯斯勒,毫无疑问,的正式研究员将有她的一份,甚至可能直接从明年提前到今年。

特别是对于小组成员中年龄最小(抛开徐川)的乔纳·克里尔来说,他还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读博。

来实习一方面是的为了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毕业论文。

而现在,他目标达成了。

以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的份量,哪怕他仅仅能在论文中混个三作,都足够他从任何学校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