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化学的未来(第4页)
这天赋,已经没法形容了。
不过回头想想,于振又突然觉得合理了。
如果不是这般妖孽,又怎能解决院士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又在二十一岁的年龄拿到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这可是学术界最权威的两个奖项。
虽然震惊,不过这份数学能力也让于振有些好奇。
他忍不住问道:“你说,数学学的好,真就那么厉害吗?材料这种很难应用上的数学的领域,也能通过数学解决?”
听到这个问题,樊鹏越沉默了一下,想了想后,有些迷茫的回道:“不知道。或许对他而言是的?”
顿了顿,他又谨慎的补了一句:“不过我从未在其他数学教授上看到过这种层次的数学应用。”
“可能他比较特别吧。”
另一边,办公室中,徐川匍匐在桌前,手中的圆珠笔在不停的写动着。
“ec,(c)
dec,(d)
dc,(e)
ec,(f)
ecdec
=
11,(g)
ecdc
=
11,(j)
ec
=
12。”
“”
盯着稿纸上的数据,徐川陷入了沉思。
“从数据来看,甲乙酮是种还不错选择,按照化学性质进行推测,它能起到一定的抑制碳酸乙烯的作用。”
“众所周知,碳酸乙烯之所以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的原因在于它可以与li+通过溶剂化作用形成紧密有序的li+-ec溶剂化构型,从而使含ec的电解液在循环过程中更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