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9章 收获颇丰(第4页)

彩釉稍显不匀,隐约可见彩色纹路,时称“浪荡釉”,比如雍乾时期有所退化,但仍旧优美。

胎质稍厚,但仍旧细腻,口、底均以青料勾边。

保存的极好好,释面莹润,隐见贼光。

画的也极好,用料也极讲究,全是上等釉料。除了因工艺退化,胎胚稍厚,施釉稍浊,但如果放在嘉道时期,这只碗儿绝对属于官窑中的精品。

东西肯定是真的,乾隆后的嘉道官窑粉彩,哪怕是字母款的外销瓷,也绝对是定制精品。

大致估一下,值三四十万没问题。

暗暗转念,林思成翻过来再看款,两个红字映入眼中:湛静!

唏……堂号款?

但怎么感觉,有些熟悉?

也并非普通的蓝款,而是红款楷书。

就两个楷书小字,但极为工整,笔画一般粗细,外款的线条笔直如尺。

色泽沉稳正大,匀而不散,凝而无晕,就如刻上去的一样。

稍稍一斜,隐现金光……金红彩?

林思成的瞳孔微微一缩:这哪是什么外销瓷?

清代不是没红款瓷,民间伪造的极多。外销瓷中也不是没有描金款,大都是定制的精品瓷。

但这一只绝对不是,而是正宗的官窑贡瓷。

红款供瓷,必为宫廷御用。凡金红彩,不为帝后,即为皇贵妃。

关键的是这个“湛静”……

稍一思索,脑光仿佛中闪过一道光:圆明园湛静斋?

史载,道光登基后“独宠全妃”,全为全贵妃在外宫建了寝殿,即圆明园湛静斋。

道光十一年,全贵妃生奕詝(咸丰帝),后封全皇后,又成为清代唯一一座外宫皇后寝殿。

一应所用器物,并非常见御器的“道光年制”,而是“湛静”堂号。

但1860年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即便故宫,留存下来的也不多,拢共六件:一只黄釉碗、一只青花缠枝莲纹粉盒、四只粉彩花蝶诗文杯。

要不是因为描金红彩的底款,林思成还想不起来。

他不动声色,放到了一边,又随手挑了两件。一件素三彩的葫芦瓶,一件青花凤纹碗。

都是民窑,东西算不上太好,但都是红色的伪托堂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