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丹田”的起钻落翻,劲换不断(第2页)
一般人四肢乃至各块肌肉,气大多是堵着的(当然这里的气并非维持生命的荣卫之气,而是混元气被堵着通不过去)。
换劲就是将这些堵塞的地方用真气冲开,冲开后神气方能透过,才能敏感。
而因为原来有於气堵塞,冲开它需要一些真气,所以会出现倦怠的感觉,不是错觉,而是真倦怠。
等真气缓过来后,自然会感觉身上有些地方灵活敏感了。
像我换腿上的劲时,双腿累的要命,感觉骨髓都空了。
大约三四天后,双腿很是松快,很像踩在橡胶上,总是弹性十足。
拳经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讲得就是人的五脏对于真气通过是五大关口。
只有把五脏的劲换了(都有各自的验证可以辨别),才有可能打出内劲。
其实何止五脏,身上堵着的地方都是一个关口,所以进入了形意拳的大门后,大大小小的劲就开始换了。
这里有常人吃不了的苦。
不是练功时间,而是肌肉酸软之苦。
形意拳入道和改变人气质的说法正是和这有直接关系,只有身体通透了才可能通周天或交手时身体敏感,周身活泼宛如一气。
“常人气散四肢,形意人收归丹田”
真正换了几次劲后,才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理解。
现在看一些人甚至可以看到他的劲拘在什么地方,而搭上手后更是明显。
初学者,一定不要忽略这三个细节!
传武中各派拳法都有过人之处,功夫的高低在人,更在于有好的传承,好的练功体系。
现在练习传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有真喜欢者,已是难能可贵。
本文是写给初学形意的人,希望我门内的一些传承,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形意初学者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是“明(明白)师”而非“名(有名)师”。
形意拳是不能自学的,没有明白师父,没有几年的言传身教,是无论如何也难窥门径的。
现在网上很多大师,甚至一些很有名的人,他们网上的视频,门里人一看,就不是形意拳的东西,打的都是屈伸劲,哪有形意拳的“拧裹钻翻”。
所谓“学拳容易改拳难”,本人认识的一个朋友,跟随公园师父练了十几年的太极,练得十分刻苦。
到最后,练得膝盖疼不说,总算找到明白老师了,这纠正动作可是费了劲了,自己都有些没自信了。
好的老师能及时发现练习中的错误,予以纠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