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去王师傅家买东西(二)(第3页)

“谢谢!”

把茶接到手里,他喝了一口。

“看你这么年轻,居然能做这生意,真了不起,做你们这一行肯定很赚钱吧!”

王师傅的老婆继续跟他闲聊道。

“也不一定每次都能赚钱,要是哪次买东西看走了眼,或者说出价太高,亏本的时候也有,我也就是赚个跑腿费。”

这也就是这个信息不流通的年代这样,古玩的行情持续上升。

要是后世炒作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人通过视频、网站都能找到一些同类型藏品的参考价格,要价比卖价还高。

加上遍地假货,出去铲地皮买东西,大多都是亏本的。

“我看你做事挺稳妥的,我们家老王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可都是真的,没有一件假货。”

“这些我能看出来,大家都是熟人,乡里乡亲的,你们肯定也不会拿假货来忽悠我!”

常顺对她笑了笑。

正聊着的时候,王师傅走了出来。

“你再看看这两件!”

他把物品又放在了桌子上。

一块大银锭,一个鎏金铜佛像。

常顺先把佛像拿到手里看了看。

佛像是一个菩萨坐像,高度约25公分,戴着“唐僧帽”,双腿盘坐在莲台之上,一手呈莲花指放在胸前,一手置于腿上。

品相很好,周身虽有绿色的锈迹,但因为鎏金,更多的地方金光闪闪。

看其神态,慈悲安详,给人一种清净,看破俗世红尘之感。

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年代的话,至少清中期,说不定明朝都有可能。

放下佛像,常顺又把大银锭拿到了手里。

银锭是五十两银锭,常见的元宝形,入手很重,差不多有四斤。

底部蜂窝状,表面包浆浓厚,很有岁月气息。

银锭上印着的还有字迹:

“光绪二十六年,久泰丰…………”

银锭没有任何问题,是真品。

“王师傅,你说一下这两件物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