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3章 帮父亲买了一辆昌河(第2页)

“那我们以后捡到铁了,就先存起来,等多了,找货车往钢铁厂送。”

账大家都会算,父亲把他的想法也说了出来。

能多卖钱,肯定还是多卖的好,毕竟铁是辛辛苦苦一个个捡到的。

“这样的话,就需要租房子放东西,不过附近的房子很多,倒是比较好找。”

三舅又说道。

接下来,他们又聊到了租房的事情。

吃完午饭,常顺就带着常建忠去了唐女士上班的那处二手车市场。

到的时候,唐女士刚好在那边。

打过招呼,对方带着他们父子看起了车辆。

之前对方说的两辆比较好的面包车,一辆七座的“长安”,一辆5座的“昌河”。

长安面包车是2000年上的牌,昌河是1999年。

常顺坐上这两辆车亲自开车体验了一下,发现昌河发动机的声音听起来更加的稳定、强劲一些。

看了车内各方面的情况,被人保养的也更好些。

来的路上,他问过父亲,常建忠说想先开一辆小点的面包车,那样好操作,另外也更好停放。

基于这个目的,他打算买这辆昌河。

开车体验之前,他问过唐女士价格。

7座的长安面包,要4万元。(原价6万多。)

5座的昌河,28万。(原价49万。)

因为打过交道,对方说的也是实在价,还价的话,幅度不会太大。

在他试好之后,他又让父亲试了一下。

常建忠不打算开那辆长安面包车,他只是试了昌河面包车,觉得这俩车很顺手。

跟唐女士商量,她向老板请示之后,又还了1000块钱的价格。

时间比较早,谈好价,他们开着车去了车管所。

路上常顺找了家银行取了3万块钱。

“常老板,以后要是还有亲戚朋友想买车,再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