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算是真正的便宜了自己(第3页)
里面的纹饰是“六字真言”。
外面是密密麻麻、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不同“梵文”。
盘子底款写着“大清雍正年制”,字是楷书款。
青花罐,高约20公分,面上画的图案是“福禄寿”三星,底部写着“大明宣德年制”。
这个罐子,估计到不了宣德,应该是清仿明的官窑。
梅瓶不大,是霁蓝釉的,高约25公分,底部款式,“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花瓶就是之前看见的那个“福寿”题材粉彩花瓶。
这些拼凑一起的官窑完整瓷器,虽然不是真正的完整器,但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回炉再造,也能进行很好的恢复。
后世很多官窑,只要有真正的官窑底款,以其为底,烧制出完整的“高仿”瓷器,基本上以假乱真。
甚至在没有官窑底款的前提下,用精美到代瓷器为底,烧制出民窑精品,一样能卖出高价。
他曾经看过的那些打假视频,就有人敲击瓷器的底足进行曝光。
12块带底款官窑瓷器残件,除了一个珐琅彩黄底花卉双耳瓶,其它的都是盘子底、碗底。
其中又以碗底居多,有8块,盘子底仅仅3块。
当然,这里面的瓷器,也不仅仅就是底足,还有其它部分,也有拼凑起来大半完整的。
“珐琅彩黄底花卉双耳瓶”,就有大半的瓷片都在。
从拼凑情况看,瓶子的高度有35公分左右,最大肚径约16公分。
器型不算小。
8块碗底,官窑底款:
1块康熙、3块乾隆、1块宣德、1块嘉靖、1块雍正、1块光绪。
3块盘子底,官窑底款:
2块乾隆,1块雍正。
这些底款的写法,里面有楷书款,也有篆书款。
瓷器有单身釉、也有青花瓷、还有粉彩、珐琅彩。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的官窑瓷器,常顺觉得真是大手笔。
这户人家的老一辈人,很大可能,曾经是从京城搬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