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用废铜卖了这么多钱(第3页)
“你没带人过来帮忙参谋一下吗?”
常顺问出了他的疑惑。
“不需要!我相信你,我们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以后也会长期合作。
另外对于瓷器,我还是有一些研究的,真假多少还是能够看明白一些。”
沈老板这样说,他就把瓷片拿了出来。
瓷片还是被报纸包裹着。
他先打开的是乾隆官窑,那个豇豆红的碗底。
对方把它拿到手里,仔细看了起来。
大概两分钟后,把它又放了回去。
随后,又打开了另外一份报纸。
把“宣德”官窑残片都拿着看了起来。
“官窑就是官窑,跟普通的很不一样!常老板,你这两份瓷片咋卖?”
都看完,沈老板有些感叹,然后问价道。
“今天带来的瓷片,档次比卖给刘老板的更高,体积也更大。
我说个最低价,那个乾隆的豇豆红瓷片,4万,宣德的,你给6万。”
这价格,常顺在来的路上,已经考虑过。
宣德官窑的青花瓷片,比乾隆的那片,要大一些,瓷片也多3片,田斌拿走了一片,还有2片。
也就是说,目前宣德的这份,瓷片还有3个部分。
两份合起来10万,他是不打算让价的。
哪怕是残件,有官窑底款瓷片在,是一件瓷器最重要的部分,都值这价。
“行!就按你说的,两份瓷片我要了。”
沈老板没多考虑,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两人去了附近的银行。
路上,常顺脑海中浮现了一个想法:
就是那些可以拼凑的宣德碗侧面瓷片,沈老板买了可以送给朋友当标本或者跟别人以物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