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6章 这本书的书页里面夹了好多钱(第3页)

两本民国旧书:

一本是历书,另外一本是戏曲剧本。

历书是民国二十年,里面的书页绘制有孙先生画像。

戏曲剧本为《陈三两爬堂、还乡假打舟船》,剧本里面有一些插图。

手表供应票,是七十年代初期的。

票据的表面写着:“沪市全钢防震手表”、“某某门市部”、“凭票定点供应”、“本票不准买卖”等文字内容。

“不准买卖”其实并不会影响什么,可以交换,以物易物。

那个年代,不是说有钱了就能买到东西,买东西除了钱,还需要相应的票据。

三张老奖状,一张是六十年代初中学运动会奖状,另一张是带有伟人图像、特殊年代的“喜报”。

还有一张是只有伟人图像,没有记录任何文字内容的奖状。

以前的奖状,有一些是不记录内容的,在颁发奖状时,提前一段时间用毛笔填写。

连环画有八九十本,大多也都是六七十年代。

五十年代的有三本:

一本《金鲤鱼》、一本《石门开》、一本《种植棉花机械化》。

有人喜欢收藏连环画,特别是真品,主要是想看里面的绘画风格。

早期的连环画,很多都是名家所画。

对于那些喜欢绘画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昨天售卖旧书纸的人,很大可能是家里的老辈去世了,然后把东西当做垃圾处理。

现实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人。

甚至有一些人,直接扔掉或者烧毁。

所谓“多年积累,毁于一旦!”就是这个情况。

在你眼里是块宝,在别人眼里很可能就是垃圾,哪怕它们确实都是宝,但因为有了眼光不好使。

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不识货,是个“睁眼瞎”,那也没办法。

并不是所有人慧眼识金。

整理好旧书纸,他们回到住的地方洗漱完就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