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9章 这里准备当做仓库放书吗(第2页)

商品房,是投资,未来等房价涨到一定的高度,有的他自然会卖掉。

“常老板,你这房子不准备精装修一下吗?要是精装修,我认识附近手艺很好的师傅。”

两名师傅,一名姓朱,年龄40岁左右,穿着一身八十年代的工人服。

另外一人,二十七八岁,穿的是迷彩式劳保服,姓杨。

这两人,是他就近找的开门店的一位姓李的老板安排过来做事的手艺人。

此时问话的是朱师傅。

“暂时不打算装修,等装修的时候我联系你。”

常顺笑着道,这也只是客套话。

“那行!之前听你说你是收旧书的。

这里准备当做仓库放书吗?”

对方又问他道。

“是啊!我打算放一些书在里面。

yp区这边这两年大开发,房子建的多,你们的生意应该很好吧!”

他转移了话题。

“还行,特别是一个月前,那时我们忙不过来,天天都是要加班的。”

朱师傅想了想,然后说道。

“加班好,加班了过年回家就能多带些钱回去。

你们准备啥时候回家过年?”

常顺又问道,反正是闲聊。

之前过来做事,他就打听过,朱师傅、杨师傅都是湘省人,是跟着他们的亲戚,也就是李老板一起来到沪市的。

“一个星期左右吧!在外面辛苦干了一年,平时基本上不休息,早就想回去了。”

这次搭话的是杨师傅。

03年、04年、05年一直到10年左右,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都是刚到腊月就会回家的。

当然,在北方地区,因为天气原因,回家更早也正常。

这个年代,并没有攀比,或者说攀比的意识并不强烈,农村人进城买房的也不多。

主要是现在建设新农村,很多人觉得农村更好,包括不少城里人都羡慕农村人的生活。

“出来一年都不回去吗?”

在问这个问题时,他突然间又想到了曾经的自己,有好几年,他也是一样,从年初离家,一直到年末才会回去。

“是啊!距离远,加上平时太忙,来回又不方便,所以就没有回去。”

“这次回去了,可是要在家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明年过了正月再过来!”

两人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