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7章 年底购买捡铁师傅们家里的物品(第3页)

它的年份看上去也很早,估计同样能到汉朝时期。

铁刀是一把刀柄末端位置环形的刀。

这个年份不算久,估计清末或者民国时期。

相对于铜器,其实铁器更难保存。

几样铁制品,特别是之前那个汉代的罐子,他打算捐到博物馆去。

如果让他自己保存,放在家里,几年后说不定就自然溃散了。

也只有在博物馆那种地方能够保存好,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买了他们的东西,晚上的时间,常顺在“阿成酒家”请几人吃了一顿饭。

据饭馆的老板娘说,他们准备腊月二十回家过年。

做生意坚持那么晚回去,在这年头很少见。

常顺不论是从拆迁区或者说是渣土场购买物品,从客观角度讲,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老物件。

如果不买,很多东西,那些捡铁的人都不会捡。

要是那样,它们要么被推土机施工的时候碾坏,要么重新被埋没。

对古代物品的保护,说的客观点,靠的就是所有收藏爱好者或者说是广大的藏家。

不管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喜欢。

因为任何物品有价值,才会被人重视。

价值越大,受到保护的力度越大。

如果没了价值,甚至还会招来祸患,那肯定是没人保护的,偷偷的抛弃、损坏是必然,就像曾经的某个时期。

往后那些收藏大军,随着各地的建设越来越多,发现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从事这个行业、服务这个行业的人,跟着越来越多。

而人多了,总会有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这就导致了大量假货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被大量制作出来。

真正的玩家,是知道古玩市场哪些人是售卖真货,哪些是专门销售仿品的。

可惜的是,很多普通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区分真假。

每次逛地摊,看着“工艺品”摊位、在上面挑选物件的人不在少数。

那些买了一辈子东西、家里装着一房子的古玩,没买到一样像样真品的人很多。

这些人很可悲,真正寻宝人的摊位,他们是不看的,因为东西跟他们看到的不一样。

甚至有些人到后来知道自己家里买的东西全部都是假货,但他们并不承认,只为找到新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