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0章 可惜只剩下了空瓶子,要是里面有酒就好了(第3页)

马口窑罐子,不大,高度约20公分,最大直径约18公分,面上有花卉、“福”字图案。

这个罐子的年份较早,能到清朝时期。

石臼青石材质,年份估计能到民国。

木升子,梯形,四面用毛笔写有“年年有余”四个大字。

升子的年份应该是五六十年代。

这几样民俗类稍有价值的物件,常顺同样把它们拿了出来。

看了一眼橱柜的顶部,之前的那个黑色的陶瓷盆他还没有查看。

踮起脚,他把它搬了下来。

盆口直径约一尺,底部直径约15公分,高度约20公分。

盆子里面有东西,是包裹着物品的塑料袋子。

袋子不止一层。

把它打开后,是一些黄豆。

这些黄豆有三四斤重。

想了想,常顺把它放到了旁边。

说实话,如果磨豆腐用的话,这几斤干黄豆肯定能用。

虽然是吃的东西,但他不会要。

拆迁区住户搬走,不少人家里都多少留下来的有各种吃的食物、泡茶喝的茶叶、洗澡用的洗发水沐浴露等生活用品。

看了下陶瓷盆,是一个面盆。

这个盆子很厚实,翻开后为斗笠状。

面盆没有纹饰图案,不过看其年份,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代的物件。

想了想,他打算离开这户人家的时候,把它也拿走。

毕竟作为民俗类收藏品,它也有收藏价值。

接下来,常顺又在厨房其它地方查看了一遍,除了在墙面凹进去的孔洞里找到了一个老肥皂盒外,并没有别的发现。

肥皂盒,是塑料材质,年份六十年代,上面写的字迹是“工农牌,地方国营某某塑料厂出品。”

正准备拿着东西走出厨房时,忽然间,他又看了一眼柜子的顶部,发现上面垫着的有几层老报纸。

想到报纸里面说不定藏有钱币或者其它纸类物件,常顺直接走过去把它们拿了下来。

当他翻开上面两张报纸,看着第三张的时候,果然看见了里面藏有几张钱币。